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一座城池

城市,亦有“记忆”。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所示历史事件都发生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深圳
(2)依时序先后,为上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3)仅凭图B,可用以研究
A.近代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事实B.中英双方对具体条款的诉求
C.作者对条约签订场景的认知D.清政府外事活动的一般流程
(4)为更连贯地呈现这座城市发展的面貌,你认为应再增补哪一时期的历史资料?解释你的回答。
(5)有人用“屈辱与荣光”定义这座城市。结合史事,对此定义作出解释。
2022-05-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1-2022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2022·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中国人的“亚洲观”

材料一   意大里亚,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里亚居其一……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

——(清)张廷玉等编《明史》

材料二   西洋温带之地,则为地中海所占,而欧罗巴亦偏于冷带,利未亚(指非洲)亦偏于热带。故儒、道、佛、回教、天主教皆主阿细亚洲,天文算法亦皆创自阿细亚,而后流被于欧罗巴洲。

——(清)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同治年间(1862-1874)的进士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中,从《尔雅》和《说文解字》引经据典,称:“亚者,次也”(《尔雅释诂》)、“丑也”(《说文解字》)“细者,微也”(《说文解字》),故而“亚细亚”实为‘次小次洲’之意”,“明人甘受利玛窦之侮慢,而不之觉,曾无一人悟其奸者。”

——黄冬兰《亚洲的诞生》,刊《新史学》第二卷

材料四   呜呼!优必胜、劣必败,红黑棕三种,民质陋劣,已渐归淘汰矣。黄种开化最早,今且不白种若。岂白种果天骄之子耶?亚洲大陆,黄种所萃,联络而维持之,其庶免异种之蹂躏也夫。

——蔡郕编《高等小学新国文范本》,1915年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你认为清朝时的中国人对于利玛窦带来的“亚洲”知识的态度是否一致?简述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文史书籍对于“亚洲”形象的描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你怎样看待近代中国人的“亚洲观”?
2022-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