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按照秦律,陈胜、吴广并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B.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C.文献资料必须依赖考古佐证D.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学者的研究论著
C.秦简的记载D.民间的传说
2020-10-13更新 | 74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强烈地意识到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各城市兴起了以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环境治理和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运动。

——据【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都市发展进程加快,使都市公共卫生面临严重挑战。租界行政当局基于安全与健康的需要,1898年成立了正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启动了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华界政府在卫生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或基于共同利益,不仅参与政府组织的卫生建设之中,而且独立开展了公共卫生宣传工作、社团举行的清洁运动、劝止吐痰运动、健康比赛等。加强了市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与公共意识,促进了都市社会的凝聚和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长的时间内,就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公共卫生困境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公共卫生建设的意义。
2020-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4 . “大多数的历史都是臆测,剩下来的都是偏见。”那是因为史学家常会有下列哪种倾向?
①历史真相有可能被夸张的事实与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
②有些历史学家为了提高某些信条效度而在史料上有所选择
③历史很难真的客观,史学家一定会有他的主观认识在里面
④历史学家对发生在过往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不一定完整正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2000年,由菲律宾黑客发明的“爱虫”电脑病毒,仅仅3天时间就传染到整个世界的电脑系统。导致现代电脑病毒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
B.电脑病毒的超强传染性
C.科技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D.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
6 .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诗评武则天“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中有“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元代叶颙《唐武则天传·樵云独唱》卷四中有“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据以上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武则天
A.当政推动社会繁荣
B.治国才能值得肯定
C.当政有违儒家伦理
D.有虚怀纳谏的胸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2018-11-12更新 | 1139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8 .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2016-11-27更新 | 2520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民生问题是自古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大力提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所以,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建筑,还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从二月改到十月。另外,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大旱,他下诏免当年租赋。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治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关注民生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3)依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关注民生的具体做法。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