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内容——节选自某学生在阅读【英】伦纳德·莫斯利所著的《诚实将军——马歇尔传》(2002年版)后整理的笔记。

一位学生的阅读笔记1999817日第一部分攀登之路第六章新政——新事在1932~1933年阴冷的冬天里,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在忍饥挨冻。……政府出台地方资源养护队的计划……因为马歇尔在养护队成绩斐然,以至华盛顿的很多人期望他终将获得几年前就应该得到的晋升。

……1999823日第三部分政坛风云第二十章上海摊牌马歇尔将军要完成的使命是:让中国的各派对抗力量,即国民党、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三派达成和解,并实现联合。必须说服他们,为了将来治理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要联合组成统一的政府机构。

魏德迈感慨说:“您到这儿来执行的是一项没法完成的使命啊!”……199997日第三部分政坛风云第二十三章复兴欧洲19474月,马歇尔因欧洲的悲惨前景而忧心忡忡,深信只有美国采取重大的根本行动,才可以挽救危局。“我们政策的宗旨应该是恢复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创造出一种使自由制度可以生存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和世界局势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3-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末民初时期的征婚广告展示了近代思想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征婚广告一征婚广告二
访求天下有志女子,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勿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yánchī,美和丑),均可。

―《求偶》,《大公报》19027

在“高士满”里有一位静淑温柔的姑娘,列入舞女的阵线,她是初出道的小姐,还没有染上时下欢场女子的坏脾气,芳名叫罗雯,二九年华,生下来艳丽大方,像一朵刚出水面的芙蓉,为了生活不得意而货腰度日,近来,她已渐渐地厌倦这种红灯绿酒夜的伴舞生活,她想最近公开征婚,以便择一良好的终身伴侣早得归宿,未知谁家好郎君,能有福气去做这护花使者呢!

―《罗雯公开征婚》,《革新》193318


提取表中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及社会生活变迁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如表为清末学部主持统计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一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统计表。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清末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史料价值

——转引自张海荣《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2020-10-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考证方法。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者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这说明
A.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
B.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
C.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
D.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学探究: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   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   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回答三种除文献史料类型之外的其他类型史料。
(2)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
2024-02-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10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7 . 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2020-07-11更新 | 2912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历史研究范式。人们以往认为,美国内战前南方居民主要分为黑人奴隶、白种穷人和种植园主三个阶层。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还存在大量既不是穷人、又不是种植园主的白人平民。1974年出版的《苦难的时代: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列出了大量统计图表和计算公式,并对史料进行了大量复杂的量化处理,得出结论:1860年美国南方奴隶制农业经济效益比北方资本主义雇工农场高35%,奴隶可以获得其劳动收入的90%,南方的奴隶主都是具有高尚道德和充满人性的人。材料说明
A.历史研究难以排除人的因素和影响
B.研究方法的更新是认识历史本质的关键
C.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历史研究成为了科学
D.保持恰当的时空距离有利于追寻历史真相
9 .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

   
图2西魏《弹箜篌飞天》

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

   
图4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

材料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朐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料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
2023-10-12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坚持“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司马光治史,不大究天人之际,而始终注意人事,区分人物的贤奸善恶。《资治通鉴》中记述各种人物,无论是君还是臣,都视其修心治国、立身处世如何,而论其善恶得失。“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于史实,“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摘编自吴怀祺《<资治通鉴>的价值和司马光的历史观》等

材料二   章太炎认为,“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若“人人以旧史为不足信”,则“国之本实蹶也”。“如我学人,废经不习,忘民族之大闲(防),则必沦胥以尽,终为奴虏而已矣。”“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孔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宗孔氏者,当……取前王陈迹可以感怀者,流连弗替。”

——据《章太炎全集》

材料三   伯赞同志说,过去,在反动统治下,写历史文章就像制造炮弹,总想使它具有尽可能大的打击敌人的威力,总要千方百计地把历史同政治斗争的需要直接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因此,有时候就以古喻今……他认为解放后社会条件起了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因此,可以也应当对历史科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坚持斗争精神而又避免出现过去的毛病,这样才能使历史科学繁荣起来……他反复强调,要使历史科学具有战斗力,能够不断地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首要条件是严格按照历史实际来分析和研究历史,切忌削足适履。

——田余庆《坚持真理无畏无私——深切怀念翦伯赞同志》


(1)以具体史实说明“孔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章太炎和翦伯赞三人观点的共通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