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据《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
A.周初统治者秉持敬天保民B.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分封制助推自然资源保护D.周天子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B.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
C.《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D.《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
2021-02-02更新 | 2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学者的研究论著
C.秦简的记载D.民间的传说
2020-10-13更新 | 74次组卷 | 7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甲(某人)有完城旦(筑城)罪,未断,今甲疠(麻风病),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西汉平帝曾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东汉延熹五年,军队疾病,名将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这表明,秦汉时期
A.疫病频发危及民众的安全B.注重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C.统治者重视民间疾病防治D.中国传统中医学成就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情况了解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织物情况出现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普通织机无法制造
织机实物史料情况无完整的高级织机出土,普通织机也只能据画像石复原
汉赋记载情况汉王逸(机妇赋》对高级织机有所记述,如“高楼双峙“纤缴俱垂”

A.汉代丝织品质量提高B.对汉代丝织业的了解尚属猜想
C.要重视汉赋史料价值D.织机的落后制约着丝织业发展
6 .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2019-10-25更新 | 793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0-06-11更新 | 295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向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
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定的防治措施
C.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成书于战国晚期的《竹书纪年》,原书亡佚,后经清代学者辑佚整理成书。书中不少记载与正史不同,如“舜因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与《史记》所记载的禅让制完全不同。对此,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A.成书更早的《竹书纪年》可信度更高
B.大量采用一手史料的《史记》更可信
C.综合多种史料记载即可确认历史真相
D.不同的历史记述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2019-04-10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雍正继承帝位到底是否合法,长期以来有种种历史传说。其中一种认为,康熙帝原传位诏书上“传位十四子”,是雍正将“十”字改写为“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子”。学者刘若芳在清宫档案中发现,《康熙遗诏》明确记载“雍亲王皇四子……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她还通过满族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得出上述改字的传说并不可靠。这说明
A.口传资料的价值一般不如档案
B.档案和学术研究的结合才能确证史实
C.历史传说可能蕴含着历史真相
D.档案史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必备前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