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败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游牧地区,牧地变为耕地,北方边境扩大。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内地”。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是帝师和宣政院。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清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正确处理中央与边疆政府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二是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三是对边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众建而分其势”,厚待边疆蛮夷上层人物,清朝上层还通过与蒙古王公贵族长期联姻来增进蒙古游牧势力的向心力;四是大胆进行改革,积极完善边疆治理制度。通过上述治边方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边疆治理卓有成效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中共十四大上的讲话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观点的相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妓院,专供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 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三       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法律篇》中,不仅强调了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对人们的各个生活层面都从法律的高度予以规定,而且进一步指出,官吏必须守法,法也要治吏。他认为在任何城邦,凡统治者因其很有钱或具有权势、地位高、出身名门等优越条件而执政,这种统治者都是不可信赖的。那些只依据部分人的利益制订法律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国家,他们所说的公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那些最能遵守法律的人,才能被任命为最高的官职和众神的首席执行官;比他次一等的人,获得次一等的荣誉;所有其他的官职也按此标准任命。这样一来,这些官吏是法律的仆人或法律的执行官。

“如果一个城邦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这个城邦一定要覆灭;然而,一个城邦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城邦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林洪宇《试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如果由同一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那一切就全完了。

反之,如果最高权力是有限的,是受制约的,那么不论是谁在掌权,它被滥用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从而能够确保安全与自由。同样,如果最高权力是按照法治的方式行使,它的运作就会很规范,就不会出现任性和随意……权力的限度与权力的行使方式两者是统一的。只有权力按照法治的方式运行,它才可能是有限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法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与柏拉图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启示。
2023-06-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心传(1166-1243),南宋隆州井研(今四川)人。父李舜臣,治《易》颇有心得,以所《本传》三十三篇为朱熹所称道。受父亲影响,十四五岁时就立下修史之志。然其在科场上不意,“于是绝不复应举,闭户著书”。其少年的经历与见闻,为其修史提供了条件。而关心天下,录文献掌故的他为修史准备了资料。其史学著作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闻证误》等。其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高宗一朝史事,吸收了《左传》《汉纪》《后汉纪》在编纂上的优良传统,编年系事,又不为例所限。他在注中引用的材料,有书名可据的,近两百多种。他常重视材料的考辨,求真去伪,择善而从。后人称其“辨驳详明,根据凿凿”。有学者评论:“其文繁而不病其冗,一切是非得失,皆据实铨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体现出的史学研究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赛曲最早是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义勇军高唱的一支革命军歌,1879年第三共和国众议院在共和派倡导下通过决议,将《马赛曲》定为国歌。1882年总理弗雷西讷概括了马赛曲对于第三共和国的意义:“马赛曲是祖国的颂歌”,它使人想起“我们父辈的英雄主义行为”,它是“力量的源泉,荣誉的象征”,在1880年至1914年的几十年间共和政府在军队和学校中教法国士兵和学生们唱马赛曲,一时间高昂、雄壮的马赛曲响彻法兰西大地。正如尤金·韦伯所说,“到了19世纪末这支曾属于一个政治派别的好战、革命的歌曲成为了法兰西之歌,它传播的不仅是歌词还有强有力的认同”。

——摘编自顾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对共和文化的塑造》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电影讲述了流亡到上海的东北青年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1935年伴随电影上映,《义勇军进行曲》开始在全国大范围传唱。1938年,丰子恺写道:“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国歌、国徽等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大多数人赞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有人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歌词存在异议,建议歌词作修改。周恩来认为原歌词可以激励感情,毛泽东也表示“还是原有歌词好”。最后与会者一致赞同不改歌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摘编自刘小兰《<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战最强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诞生和成为国歌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对法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且不必改歌词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歌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一直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国置于个人和天下间的位置,在国之上还有天下。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王朝接连一个王朝的延续,虽然随着一个王朝的毁灭,另一个新王朝开始建立,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并没有覆灭,而是一直传承下来,以致于后来的我们一直喜欢向别的国家展现我们悠久的历史,喜欢以“天朝大国”的形象自居。传统中国没有用法律来规定自己的领土范围,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界定,与臣服于自己的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伦理似的关系。

——摘编自田庆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变化研究》

材料二   1840年后,林则徐等把视野从“皇朝”拓展至“海国”,通过编纂书籍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状况,客观上表达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念。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民权平等思想的传入,无形中构成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尤其是国际公法的输入,不仅帮助国人认清列国并立的国际态势,也使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此起彼伏。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谋求国家变制的过程中不仅提出“国地”“国权”“国民”的理念,还发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的呐喊。20世纪初,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完整地提出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构想,代表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李华兴 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我党的军队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它的产生在于社会产生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壮大,进而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孕育而生。物质的生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产也将如影随形。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代表市民阶级,这个阶级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控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王权势力结盟。1617世纪,在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国家,如英吉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人民对祖国热爱与效忠的表达。

法国大革命不仅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在具体的革命进程中把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紧密结合,充分展示了近代民族主义的深刻内涵。就此意义而言,法国大革命则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从没停止过对中国的侵袭和掠夺,到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梁启超等人将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引入中国,期望以此为武器对抗西方的帝国主义,改变中国的被动局面。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夷夏之辨”和华夏中心观受到了异常严重的挑战,但其作为已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思想,仍然构成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自兴中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的宣传鼓动也极大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与蓬勃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于民族认同的宣传,在实践中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局面,都使得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使其发展到最高潮。

——郭倩倩、秦龙《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理路与价值意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主义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不同原因,并阐述其内涵。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当今全球化下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2-05-1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