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乡村建制历史悠久。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寻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1904年,河北乡绅米各明在翟城村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发展乡村经济。山西省以此为样板,出台了诸多有关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村政处负责落实及督察。此举既维护了山西的政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富甲一方的作用。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山西村治经验并加以细化,架构了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对村里长、闾邻长的选举、任用与罢免以及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在江西率先启动了保甲制度,然后推广到鄂、豫、皖等地。

——摘编自《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乡村治理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乡村治理变化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历史事件的义和团义和团大多数是本地人,在反教和排外活动中,他们不愿冒险远离家乡。1900年初,情况尤其如此,当时义和团的行动主要是在农村地区毁教堂(通常是放火)和抢掠教民的家产。然而,从5月份开始,这种模式发生了变化,义和团运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义和团的行动由单纯的反教演变为广泛的排外。

作为历史经历的义和团曾目睹天津义和团怪异举止的管鹤描述道:“有闭目缓行者;有目不斜视、端步前行者;有数人扶持一人者;有两人掖一人且斜步如酒醉者;有持大刀乱舞、行人躲避不及者;有数人持枪刀、鱼贯而行者……纷纷扰扰,无复人状。”作为历史解读的义和团1924年,陈独秀在《向导》杂志上刊文指出:“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与其憎恶当年排外的义和团之野蛮,我们宁憎恶现在媚外的军阀、官僚、奸商、大学教授、新闻记者之文明!”

——以上材料均据【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历史研究中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鲜明,论据结合材料并运用合理)
2021-09-09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1史料价值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历史学家笔下,美国历史是一部不同利益集团激烈斗争的历史,然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历史学家则认为美国不存在鲜明的阶级分野和激烈的利益冲突,一致性和连续性是美国历史的根本特征。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随时代发展面变化B.前者研究更能再现历史真相
C.时代背景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阶级立场差异影响历史评价
2022-04-3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6月2日——热点3:史学研究专题-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劳动者内部阶层发生分化,低端劳动者“边缘化”和高端劳动者“核心化”同时发生。这表明科技的进步
A.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B.推动文化生活新模式的出现
C.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D.促进人类视野发生新的变化
2022-01-2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5练科技进步-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策文件中有关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情况。其变化表明,当时
政策名称
主要阶级划分词语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次数占阶级划分词语总次数之比次数占阶级划分词语总次数之比次数占阶级划分词语总次数之比
地主1016.9%2235.5%618.2%
逃亡地主0011.6%00
经营地主0011.6%00
农民1728.8%2540,3%1957.6%
富农711.9%1219.4%26.1%

A.中国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B.中共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D.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2-04-19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6月1日——热点2: 中共党史专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15世纪前后突然超过亚洲大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共同采用了贸易开放政策。同时,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最先富裕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而是发生在欧洲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的英国与后来的法国和德国,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除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之外,还较好地将殖民地纳入本国的分工体系,而且拥有更好的市场条件、高效的法制传统和人力资本培育体系,使本国的要素结构更能支持大规模的民间技术创新,吸纳过剩资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促使其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转型。

——摘编自李君华、欧阳峣《欧洲大国发展道路的经验解释》

材料二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其特定含义,系指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身经过近两千年的向前发展,至明代后期已经积累、孕育出新的社会因素,这些新因素在性质上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封建社会而与未来的近代社会相同。它们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然后引起阶级关系、社会生活、政治关系、思想意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生相应变化,传统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发生局部结构性变换。新生的先进社会因素代表了社会的未来,显示了社会的新走向,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摘编自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大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的依据。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社会转型的具体要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魏源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亡于过度征伐;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以革新”;1941年,矛盾笔下的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近代国人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变化说明
A.变法改革救亡图存是时代潮流B.历代政府注重思想文化的控制
C.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D.有识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2022-03-18更新 | 14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3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8 . 美国在“权利法案”之后又陆续补充了17条宪法修正案,包括南北战争后生效的废除奴隶制;保障黑人权利的第13条一第15条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等。这一变化体现了美国
A.民主法制日益完善B.民主方式多样化
C.民主权力不断扩大D.民主主体全民化
2021-06-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9 . 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材料一   1952-201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1952195619651978198420122018
收入(元)6278100132355838914617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农村贫困发生率变化情况

——依据《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19年)》

材料三   清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战。
2021-05-1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当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话说长江》以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风貌为叙事对象,基本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而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播出的纪录片《再说长江》则将个人作为叙事对象,通过这些个人的故事来展现长江的魅力。这一变化反映出
A.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B.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个人价值得到更多的尊重 D.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2021-05-2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4练生态保护-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