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致远舰为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在甲午海战中沉没。下表为有关致远舰沉没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向吉野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摘自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该舰的管带下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准备实行撞击。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2016年致远舰考古调查发现致远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A.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
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D.历史研究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
2023-10-12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关于“历史事实”,学界有多种见解。有学者将"历史事实”范畴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确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圆圈甲);史料中的历史事实,即历史本体的残存和遗迹(圆圈乙);史书中的历史事实(圆圈丙),并据此绘制了表示“历史事实”不同构成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对图示中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A.客观发生过,且留有史料,但尚未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B.客观发生过,有确实的史料留存,又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C.客观发生过,却未留存史料,依靠类比推论等方法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D.未曾发生过,却错误地记载于史料之中,又被错误地当作历史真实而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2022-09-11更新 | 1521次组卷 | 2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联解体后,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俄国革命史研究有了新发展。下图是关于十月革命的一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革命武装攻占冬宫时壮观的激烈交火场面。但据最新史料表明,十月革命中的冬宫战役未经过激烈斗争,整个过程总共死亡6人、伤50人。下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史料的新发现有助于获得历史新认知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C.艺术作品都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D.只有新史料研究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关于胡亥继位,一般依据《史记》的记载,大致为“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但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了一批西汉竹简,其中《赵政书》(赵政即嬴政)记载胡亥继位是秦始皇听从李斯等建言后,得到明确认可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史记》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更具有权威性
B.北大竹简为实物史料,其解读更具有权威性
C.孤证不立,需获得更多史料来确定历史事实
D.运用不同来源史料,可得出准确的历史结论
2021-08-2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何时闭幕?史家们依据档案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共提出了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和8月5日六种看法,2018年嘉兴市委宣布经过史学家缜密研究确定一大闭幕日期为8月3日,其论证主要依托四条线索:一是7月31日代表行踪;二是8月1日嘉兴刮巨风事实;三是广东代表乘新宁轮4日离沪;四是沪杭甬铁路时刻表及会务细节的合理推断。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的历史谜底将被一解开
B.档案史料比其他史料更加可靠
C.历史是讲证据的学科,想象和推断都是不被允许的
D.史料实证讲究完整的证据链,孤证不立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梁启超认为,“某时代有某种现象,谓之积极的史料;某时代无某种现象,谓之消极的史料。”“(消极)史料,正以无史迹为史迹……如作书画者于不著笔墨处传神。”他强调,此类史料“殊不让积极史料,盖后代极普通之事象,何故前此竟不能发生,前代极普通的事象,何故愈时乃忽然灭绝,其间往往含有历史上极重大之意义,倘忽而不省,则史之真态未可云备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消极史料具有文字缺失、信息不全等特点
B.应重视于“无史迹”处探求历史的真实形态
C.通过辨析史料和分析作者意图来判断史料真伪
D.历史研究须遵循“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原则
9 .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庄子》,自战国至今已有许多注解本。如今,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就有五个版本:西晋郭象注、唐朝成玄英疏的《庄子注疏》,晚清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清末王先谦的《庄子集解》,民国时期刘文典的《庄子补正》和当代王叔岷的《庄子校诠》。不同版本对《庄子》的注疏或解读都有所不同。下列认识最正确的是
A.每一个版本的解读都能正确反映《庄子》的本意
B.当代王叔岷的《庄子校诠》因写作时间离现在最近而解读最全面
C.西晋郭象注的《庄子》因时间在五个版本中最早而解读最正确
D.不同版本使我们在比较不同的注解中更能正确地把握《庄子》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学习中有两个概念经常发生混淆,即“历史记录”与“历史存在”。如成吉思汗幼子孛儿只斤·拖雷,于1232年去世,这是“历史存在”。但关于其死因,《蒙古秘史》《元史》《史集》以及《世界征服者史》都有不同的记载,大体可分为“代死”说、“病死”说和“被害”说,这些是“历史记录”。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存在因年代的久远而无法考证
B.历史记录充斥着人的主观性而不可信
C.历史存在会因历史记录的差异而扑朔迷离
D.对历史记录的研究必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2021-04-2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