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认为,美国在全球防疫、抗疫中的表现乏善可陈,欧洲国家和日本在抗疫中也未发挥特殊的作用。这种现实将大大激发中小国家的自信,促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独立自主,进而促使国际权力由大国向中小国家转移。该学者旨在强调
A.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巨变B.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逆转态势
C.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加快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待构建
2022-04-10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四)
2 .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2021-04-22更新 | 1525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在英国,没有一个地方离海超过70英里,也没有一个地方离通航的水域超过30英里。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人们对内河航路设施的建设具有浓厚的兴趣。不完全统计显示,在涉及中世纪航运的档案中,关于修建船闸的文献资料的数量,在1340年到1370年间达到顶峰。在中世纪的河流上,远古时期平底的独木舟仍然在较浅的水域使用,但在深水区,安装有船桨和船帆的大型运货的龙骨船、驳船和趸船已被广泛使用。运输船只造价昂贵,一艘驳船的造价包括材料和加工共计20英镑,这种船只运载能力可达50夸脱(注:一种容量单位)。装配有齿轮的船和大型货船吃水较深,可在宽阔的水面上进行长距离的航行。水路运输弥补了陆路交通的局限,初步形成了一个互为补充且相对完整的全国性的运输网络。

注:1英里约等于1.6千米。

——摘编自郭华《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   官督绅办的两湖善后轮船局开办不久,湖南民营轮船业也开始起步。1900年春,安化茶商梁啸岚租赁五艘小火轮,负责经营长潭、潭株、长湘(阴)等线,虽然不久即因亏损歇业,但它却宣告了湖南民营轮船业的起步。1903年,曾任江苏泰兴县令的湖南绅士龙璋招集商股,在长沙开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开济轮船公司,开辟长沙至汉口、湘潭、常德、沅江,湘潭至株洲,沅江至南湖洲等航线,开展客货运输,一时业务相当发达。随后,沅江士绅谢典序、萧太烈也购买两艘火轮,组成指南轮船公司,开辟沅江到益阳的客货班。湖南众多民航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辛亥革命以后,湖南成为南北军阀混战的要冲,民航业遭到重大破坏,掳船抢劫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虽然如此,仍有人借助军界势力,投资航运业。1912年,曾广钧、丁笛梅等发起组织的中华汽船公司,负责经营长沙至上海的航线。

——摘编自余建明《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水路交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湖南轮船业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交通建设的相似影响。
2022-04-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西方文化发展轨迹不同,体育演进也必然依附于文化发展而变化,中西方体育传承方式的迥异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并非“大同社会”,而存在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中西方身体活动传承模式之比较

中国传统师徒制西方运动教练制
以强身、养生、防御……为目的(多元的目的取向),讲求中庸之道以竞技、比赛为目的
重视整体、全身的协调,身心合一专项专业的训练一局部的极端化、专业主义、专业分工
“暗劲”与“化劲”无法用外观衡量,善用比喻与想象,重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多元的思考方向建立明确、清楚、可行的量化标准,重视规则,可以客观衡量的单一思考方向
精英式的传承(典范学习)—适合少数人,进度因人而异,没有时间的急迫性组织化、层级管理一适合对多数人进行教学,讲求效率
重视伦理—师徒如父子,关系密切且长久教练与学员关系建立在契约约定上,关系较淡薄

——摘编自李国冰《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体育传承模式之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与传承”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4-16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大力探索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受士、农、工、商阶层划分的影响和手工业生产门类、生产水平的限制,职业教育多为家族式、师徒式的技能传承。1903年,清政府推出“癸卯学制”,职业技术教育被正式纳入官方教育体系。从总体看,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相对缓慢,人们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认识模糊,在读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学生,东部地区每一万人中占比为115人,西部地区占比为58人。1985年,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培养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国家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00年的8.4%。1996年,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法》。2005年,国家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李红《浅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竞争力》、董强《改革开放40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为了对德意志工业化启动和发展创造条件,1814年以来,普鲁士依靠国家政权坚持执行“行业促进计划”,在各省开办职业学校和职业研究所,以培养工程师、工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政府组织年轻官员、技术员、企业主和部分手工业者去发达国家访问学习。1969年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形成责任明晰、各司其职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提供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掌握工业生产技术的熟练劳动者。德国职业教育始终反映了产业界的需求变化。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吕栋腾《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要素识别与考评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现代史上中国、德国(普鲁士)职业教育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普鲁士)职业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2022-05-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国家加大了打击克扣、拖欠工资,逃避支付工资的力度,加大对劳动者休息权、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权利的保护。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工作重心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B.城市经济体制的变革
C.政府重视维护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D.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2022-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综合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面为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摘录。该誓词
1940年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到底,坚决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终身于党的事业王书波:《大炮与我的入党誓言》
1945年
积极生产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暂词考证》
1946年
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吴修申:《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再考证》
1948年
决心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和最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王为衡:《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A.没有出现阶级斗争的内容B.反映了社会矛盾和党的仕务
C.其内容未再变动得以统一D.核心价值跟随时代不断变化
2021-05-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儒学或儒、释、道为其主要内容。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儒学地位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形成了近代文化的新内容。由于近代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发展源流不同于古代文化,因此,近代文化的内容同样不同于古代。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传统儒学衰落,旧的文化体系解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因素和文化部门。声光化电、民主自由、新式礼仪习俗等,纷纷展示在人们面前。那么,近代文化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科学和民主。科学和民主虽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实际是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概括。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