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875次组卷 | 3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B.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C.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一定延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些年来,一批批聚焦人民之所想的电视剧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山海情》再现扶贫故事;《小欢喜》演绎家长里短;《大江大河》讲述改革发展;《人世间》书写时代沉浮。这些电视剧的脱颖而出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     
A.以市场经济为指导B.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
C.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D.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13次组卷 | 3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史记》明确记载,始皇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直接受到秦始皇谴责、罪名最重的徐福却并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既没有逃亡,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据此,最为合理的推论是(     
A.历史文献须与考古印证方可信
B.后世研究比史书记载更为可靠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
D.运用史料需秉持多源互证原则
6 . 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该法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选拔公职人员;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文职人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这些规定
A.严重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利于促进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D.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是对变法正面评价最为辉煌、普遍的时期;从汉武帝尊崇儒术至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是商鞅变法饱受批评的时期;从清末民初至今,人们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时代愈近评价的愈客观D.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2021-11-10更新 | 176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乃行伐谋、伐交之策,思嗾(唆使)英德以牵制法人。时曾纪泽方充英使,受命办此事。虽未能成,而法政府因之有所顾忌,增兵筹饷之案,在议院否决。材料可用来说明(     
A.清政府不谙近代外交B.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扭转了战局
C.法国侵华战争蓄谋已久D.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
2021-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9月,政府决定在下一年废除科举制……此后,新式学堂毕业生在政府中占重要职位……在学堂的礼堂和课室中,都贴有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每月初一由大家齐声朗诵,被用作教官话的课文。以上材料说明
A.传统教育改由新式学堂负责B.新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C.清政府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D.政府当局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021-09-12更新 | 3661次组卷 | 5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