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简况表(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两汉佛教传入中国;儒学在东亚、东南亚流行;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 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 及铁制生产工具传入朝鲜和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 养蚕繅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魏晋南北朝与西域、日本、朝鲜等国交往更加紧密;佛、道、儒融合。
隋唐佛教完成本土化;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玄奘西行印 度;鉴真东渡日本;日本以唐制为蓝本进行大化改新;唐朝的丝绸、瓷 器大量运往欧洲和非洲。
宋元造纸术传出;儒学融合佛教等其他文化,宋明理学形成;火药传入欧洲; 中国人进入琉球;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儒家等文化传欧洲,丝、瓷、园林设计深受欢迎;郑和七 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西学东渐,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相继进 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政府实行 闭关政策。
依据表格,选取一个划分尺度,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说出划分尺度,阐释时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3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思想。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实现了和谐,则万物方可生长发展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继续发展)——《国语郑语》“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一不输出暴力,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干涉他国。中国在追求自身国计民生问题的同时,兼顾别国的利益。扶危济困、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18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正式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重点实施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习近平表示,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其中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20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推动中国企业未来三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亿美元。同时,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重债穷国、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偿还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真诚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对外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展开论述。(要求: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6-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