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人物评价

查士丁尼一世相关史事摘录

作为皇位继承人,他学习了历史、法律、金融、行政、经济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527年继位为皇帝,提拔了大批军事、司法、行政和宗教人才,制定了改革方案和军事征服计划
为加强皇权,采取措施遏制大土地贵族选避国家税收。
为保护帝国的商业利益,与波斯人争夺红海贸易控制权;从中国引进育蚕丝织技术,帝国的丝织业发展起来。
发动对西地中海地区的日耳曼蛮族的战争,重新将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使帝国领土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
认识到法律对巩固皇权的重要性,针对当时法律存在的矛盾冲突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编》和《法学阶梯》。
为重现罗马帝国的光荣,重建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统治期间,征收苛捐杂税,使各省陷入长期的贫困。

——摘编自[英]查尔斯·欧曼《拜占庭帝国史》和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扩展示意图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查士丁尼一世。(要求:史事归纳合理,评价客观公正;证据运用恰当,表述顺畅规范。)
2023-11-0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会受到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文化共享资源互补互惠肤色相同或相近共同的历史命运官方形态推进
文化共享的类型可以归纳为族源型、语言型、宗教型、民俗型和官方意识形态型。在相当规模的区域内,各民族会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区域内的资源相关部分加以利用,而且和其他民族形成长期稳定的资源互补互惠关系。但因资源争夺和竞争也经常造成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肤色变成了一种族性特征,成为一种社会界限。如在长期的殖民掠夺的过程中,形成了种族主义,形成了“文明”与“野蛮人”对立的观念。各民族共同的历史经历和历史命运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国通过多元文化和各种措施推动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摘编自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


围绕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对上述材料中的类型进行论证。(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型展开论述;中外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02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06 主题型非选择题-备战2022高考历史热考题型解读
3 . 自行车的历史



19世纪,骑马出行还是很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但养马需要专人打理,马粪也会给道路带来污染。1817年,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能够保持平衡的“跑步机”(甲)。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前轮安装了脚蹬的“米肖自行车”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这种装着木头轮子的自行车价格昂贵,是富有阶层的娱乐工具。1870年,一种配有钢质辐条的车轮诞生。1885年,英国人约翰·斯塔利发明了罗孚安全自行车(乙)。1888年,充气轮胎的发明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自行车逐渐流行起来。不少女性加入骑行行列,她们抛弃沉重的裙装,走出深居简出的生活,“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自主”(丙)。

20世纪上半叶,自行车大批量生产,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通民众的宠儿。“工人和职员不必住在工厂附近,可以选择享受郊区的环境;农民不必困在乡野,而可以选择体验城市的繁华。”自行车形成完备的生产、销售和维修体系,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如法国的标致和德国的欧宝都是靠自行车制造起家。二战后,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远距离高速的舒适体验使汽车取代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七十年代后,因石油价格上涨、工业污染以及汽车带来的交通拥堵,一些国家重新倡导自行车交通。近年来,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的共享单车兴起。自行车没有噪音和污染,又能锻炼身体,深受城市精英阶层和健身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引领时尚的新潮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交通与社会变迁的视角,解读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7-09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表历史笔记资料表

作者书名内容
北朝)杨衡之《洛阳枷蓝记》展现了北巍都城洛旧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艳事,颇足以朴史采(盘书)存史摅。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而他求也。
(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都市、坊市、风俗、典礼,靡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时氏(史家)之误。

——选编自姚继荣《唐来历史笔记论丛》


阅读上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2017-05-04更新 | 33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3 史料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班固《汉书·匈奴传》

初,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昭君)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能确认的昭君出塞这一史实的有关信息,并据此指出利用文史料研究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2024-03-04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时间主要研究内容
19世纪中后期埃及、土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
20世纪初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史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
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

——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实现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大发展,有三种现代化模式,可概括如下:

现代化模式代表国家特征
原发式英国、美国、法国等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有起步早的优势;渐进、缓慢,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后发式日本、韩国等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由国家政府主导推动、借鉴原发式现代化经验,快速、突进,文明不协调
新发式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前人经验,基于国情,正在发展过程的探索中,表现出民族性、文明多样性的发展特征;面临社会内外挑战

——摘编自孙鼎国《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2023-04-29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8世界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6更新 | 62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论述题 | 困难(0.1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十年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充分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十一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二)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五)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六)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八)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九)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十)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局部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史实予以正反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4-2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5月27日——观点论述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时期,标语口号通过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从而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材料

20世纪4050年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0世纪6070年代向雷锋同志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誓与大堤共存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整理自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5-24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