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赐高龄老人鸠杖源于汉高祖的说法,最初见于北宋《太平御览》卷九十二引《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藂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学者对此多不采信。1981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宣帝时期颁布的尊老法典——《王杖诏令册》写道:“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怜耆老,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由此学者最终基本采信了这一说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细节为职业要求
B.历史事实的考辨,必须将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结合
C.如何证明史实,其实并不是史学家的责任,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D.历史研究可以借助考古实物史料和文字史料互相印证,弄清真相
2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人类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到科学研究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交流越来越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书写媒介经历了从沉重的石头、泥土逐步向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和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纸张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传播的文明程度上是怎样地让西方人望尘莫及。对于这些,用施拉姆(1982)的话说:“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材料二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更梦想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能够记录下来,传之千里,流之百年。

材料三   第五次传播革命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邵培仁《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人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的标志性人物及生活年代,以此为例说明古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期有助于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列举马可尼的国家及其贡献。
(3)解读材料三,概括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技术基础,以及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的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传播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史上的三个伟大决议

决议名称通过的时间开创性贡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第一次论述党的历史问题的路线是非;第一次通过整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开创了用“团结—批评—团结”方法来处理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正确机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不仅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党史上的三个伟大决议具有共通性,解读上表,指出其中的一个共通性,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3-16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纠正了以往把白鹿原凤凰嘴一带当成霸陵所在地的“传统”说法。理由如下:
白鹿原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理由①郦道元写《水经注》时提过一嘴在白鹿原,具体位置仍然没人知道。元代的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中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或许是因为骆天骧是本地人,又将霸陵的位置记录得异常具体,所以,他的说法便成为近千年以来的定论。
②明清时期的许多人都曾到霸陵瞻仰古迹,不少人专门为霸陵立了碑刻,在今天的考古调查中一共发现了10多块,立碑之人中比较明确的有担任过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且精于金石学的毕沅这样的学术型官员,这无疑增加了霸陵位于凤凰嘴的可信度。
……
①2011年,考古工作者对凤凰嘴进行勘测,发现这里没有坟墓。
②江村大墓是“亚”字形,这种墓葬有东南西北四条墓道,在汉代一般是皇帝、皇后专用的墓葬形制。
③为了摸清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的关系,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夯土围墙,恰好将这两座墓葬圈在同一个区域内。
④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的记载没有客观公正可言,对历史文献的记载应持怀疑态度
B.史学家必须获取新的一手资料才能甄别史实的真伪,做出正确的判定
C.历史的真相会随着证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不可预测和不可确定性
D.历史考古有时会对一些文献资料的证据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补充性修正
2022-03-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起始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下图)

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政局政策影响人口变动B.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历史
C.我国人口上涨趋势基本停止D.改革开放后死亡率明显下降
2021-11-15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教材《历史人物评说》第49页插图,图片注解为:“就读布里埃纳军校,拿破仑(右二)常领头打架”。而在吕中元主编的《画说拿破仑战争史》中对这幅图的解说是:“为摆脱冬季雪天单调乏味的生活,拿破仑提议用雪做成工事演练围攻,由他指挥进攻。……小波拿巴成了学校里的英雄人物。”这反映
A.历史叙述往往带有学者的主观色彩B.图片往往难以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
C.历史史实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解读D.阶级立场不同往往影响对历史判断
2021-11-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二十四史中有八部史书是在唐初修订的,八部史书中有六部史书为官方修订,主要修订人员为秘书丞、中书令、中书舍人等,只有两部史书为私人修撰。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私人修史保证史实准确B.官修史书承载政治功能
C.官修史书历史价值最高D.中书省的职责发生异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成都金沙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学者们有不同解读。有的认为图案透古蜀人的宗教信仰状态,有的认为图案显示了古蜀人的时间观念,有的认为图案显示了古原始质朴的带有哲学意味的“阴阳”观念,还有的强调金饰图案独特的形式美。这反映出
A.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B.古蜀文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史料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研究视角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2022-01-24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战”末期,各参战国士兵大规模归国休整,一种烈性传染病的消息频频见诸西班牙报纸,引发世人的恐慌情绪,该病由此得名“西班牙流感”,西班牙人则将其称为“法国流感”。对报纸中“西班牙流感”的报道,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该烈性传染病的策源地
B.世界大战是传染病扩散根本原因
C.新闻媒体的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
D.欧洲人已形成抗疫共同体的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