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考古与历史

材料一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司马迁写《史记》时曾遍访古迹,晋唐时期发现的石鼓等古物,也受到当时学者的关注。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明其制度”“正其文字”“补经传之阙亡”。清代金石考据之风更盛,在鉴别、分类及文字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特征的近代考古学在欧美建立。20世纪20年代,田野考古方法引入中国,以殷墟发掘为代表的近代考古发现促成其与金石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工作是以考古资料来阐明中国古代文明”,建设“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成为新时代的使命。

材料三   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



(1)简要说明中国考古学对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3个视角,简述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2021-09-06更新 | 228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李鸿章之外交术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结之,不过临时而嗾(sǒu唆使)之观其于法越之役,则欲嗾英德以制法,于中日之役,则欲嗾俄英以制日,于胶州之役,则又欲嗾俄英法以制德,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若今日之中国,而言联某国联某国,无论人未必联我,即使联我,亦不啻为其国之奴隶而已矣,鱼肉而已矣。李鸿章岂其未知此耶?吾意其亦知之而无他道以易之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如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与世界其它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外交策略的基本特征,并指出梁启超的外交方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与1969年相比,我国外交形势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2-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021-09-12更新 | 368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历史高考真题
4 . 下方为《1940-1975年由各国流向欧洲的移民》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移民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大陆等地区
②西欧的吸引力在于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恢复需要大量劳动力
④新劳动力的涌入推动了东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1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