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欧洲民族国家的意识增强B.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建立
C.人文主义在欧洲大陆传播D.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外扩张
2022-09-02更新 | 872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宗教医学把疾病看作是上帝的意志,主要通过祈祷、忏悔、集会游行、观瞻圣物等办法,净化灵魂,寻求上帝谅解,以平息神怒,消除疾病。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肆虐的疫病,基督教会束手无策,宗教医学更显得毫无成效。宗教疗法不再受到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例如,伦敦发生鼠疫后,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对于瘟疫,政府则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尽管有信徒对措施进行抵制,但它依然为政府强行推行,而传统宗教疗法几乎被完全抛弃。

——摘编自《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防疫等许多新的医学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传统观念的禁锢在短时间内难以打破,许多人仍然对西医抱有成见,对手术、打针等新式医疗手段避而远之,但在事实面前,成见的冰山终会逐渐消弭。

清末发生了遍及全国各省的大规模霍乱,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可以利用西方的显微镜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微生物,并意识到这很有可能就是致病的元凶。借助报纸这一新兴媒体,先进的健康卫生观念被传播开来,报社专门刊登介绍瘟疫和卫生知识的“论说”,并提出符合西方近代卫生观念的预防和治疗之法,内容通俗,深受普通民众的欢迎,为防疫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中国国家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宗教疗法在西欧几乎被完全抛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防疫观念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外防疫观念对现今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