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如图,“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模式之一,对这一模式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西方中心论”
B.该模式把中国的现代化看成被动过程
C.该模式忽视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自发秩序
D.该模式认为中国可自发突破传统藩篱发展到近代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2021-04-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的目的是。
A.为展现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B.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C.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D.为开创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4 . 当今中国,中小学孔子课堂呈现繁荣发展;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地开花;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不断发展。材料现象有利于
A.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B.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
C.增强民族认同感
D.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2 年,清廷颁布新学制,启动教育近代化改革。对历史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持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的张之洞指出: “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授其知识,练其艺能……”1904年,清政府在教育改革的分章程中将历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确定为“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使学生知晓本朝“列圣德泽之深厚”。与清廷教育改革大略同步, 梁启超、章太炎等知识分子掀起了“史界革命”, 产生了深远影响。梁说:“前者史家, 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碟;近世史冢,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唯阐发“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激发国人“民族情感”,实施“民族主义救中国”。于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抗元死节的文天祥,晚明反清志士史可法、郑成功都被纳入民族英雄的范畴。

于是,晚清官方宣扬“本朝列圣德政”的历史教育被彻底淹没在民间“史界革命”的大潮中。

—-据腾讯历史《转型中国第39期:史界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历史教育改革” 进行评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独立的即半殖民地国家。但是,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牛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中国近代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胡绳的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1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实验班10月份半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4 年,梁启超应邀在清华学堂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 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据此可知,该演讲的主旨是
A.清华学堂的办学宗旨B.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C.青年学生的君子风度D.清华学子的责任担当
2020-05-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从条约口岸传播来的新潮流,导致妇女解放、家庭权威松弛以及城市生活的改观,将会在新的环境下增强社会把人口吸引到现代化部门的能力。”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近代工业起步,妇女解放,城市化进程加快
C.西方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D.近代的发展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准备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编写于不同时期的《西学书目表》与《译书经眼录》是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的重要书籍。
书籍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外国学者译著中外学者合译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甲午战争以前139部123部38部
《译书经眼录》20世纪初年35部33部415部

据表可知
A.政治运动推动知识分子转型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泛
C.西学传播的片面性和被动性
D.国人逐渐接受西方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