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辛亥革命后,列强对边疆地区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只有提高边疆地区民众的国族认同感,才可能实现巩固国防的目……落后的观念可以被教育改变,开发边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可以被教育培养出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疆地区的开明地方官员、宗教界开明人士以及爱国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推动政府兴办边疆教育。1930年2月,教育部内设蒙藏教育司(1947年更名为边疆教育司),成为边疆教育的主管机关。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拨付专款兴办边疆教育设施,1936年教育部创办部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筹建边疆师范学校10所……为培养新疆及热河、察哈尔等省边疆小学的师资,又分别筹设热蒙、察蒙、天山三所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种调整收效甚微,边疆教育事业的日渐萧条在所难免。

——摘编自王海文《教育制度与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国家教育部“边疆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动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史实,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9-1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3年《申报月刊》上有人撰文指出:“再就内战而言,也以民国以来,迄无宁日。(民国)22年中,四川战乱四百余次,广东有二陈之战,山东有刘韩之战……然而中国古朴之人民,二十余年来,惟有长期困顿于水火之中,宛转于铁蹄之下,吞声饮泣敢怒而不敢言。”这段材料说明
A.国家陷入封建式的军阀割据B.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曲折艰辛
C.辛亥革命无益于中国的建设D.革命未对中国政局产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019-0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上1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汇总(部分)

时期

精神

内容

五四时期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土地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抗战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

西柏坡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和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根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报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论题,阐述史论结合)
2020-05-1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关键词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一些学者用核心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来刻画晚清民初公共思想意识的展开。如表是自1860至1915年使用的三个关键词的使用次数。表中■对应的词汇是
A.立宪B.经济C.洋务D.共和
2020-06-26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追求平均主义,建立天朝上国
B.借鉴苏俄经验,践行马克思主义
C.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
D.抵抗西方侵略,推进中国近代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表

时间大事
19世纪40年代魏源著《海国图志》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兴中会成立  维新变法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颁布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1919年五四运动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中共“一大”
1928—1930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1945年中共“七大”
依据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解放和实践探索”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其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民族、民权
B.民权、民生
C.民族、民生
D.富国、强国
2019-0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