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积极推动的国防近代化,在军工、海防、陆军等层面逐步从浅显而深化,甚至是从无到有,一定程度上使晚清的国防力量有所增强,在国防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实效,即便如此,仍是一次不彻底的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走向近代之际,开明士大夫基于“自强”、“御侮”而积极求新,内心深处又对传统武备极具自信,因而强烈要求突破传统的案白,但又无法摆脱传统的羁绊,致使其在近代国防建设的认知上处于“旧者未去,新者未立”的状态,这既是时代局限,也是现实使然。

——熊顺成《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国防近代化的认知与实践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国防科技工业开始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立足“富起来”,走军民结合发展之路,利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绝大部分生产能力转向轻工产品和家用电器等民生生产领域,成为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市场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核电、航空、航天、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

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新世纪、新阶段,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形成了一批军工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成为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申晓勇《新中国70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特点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同时期国防近代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1-06-04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民国时期,各政治派别对辛亥革命存在着不同的纪念和解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派别时间言行
19129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191910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191210关于民国建立的过程,政府发布的祭文只有“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孙中山发起在北京举办革命纪念会,会期将届,接内务部通知,更名为共和纪念会。后政府下令将武昌的起义门、聚义门恢复为原名中和门、通湘门
191210当去年九月以前,君主之存在,尚俨然为一种事实,而政治之败坏已达到极点,于是忧国之士,对于政界前途发展之方法,分为二派:其一派则希望政治现象日趋腐败,俾君主府民怨而自速灭亡者,即谚所谓“苦肉计”也,故于其失败,不屑复为救正,惟从事于秘密运动而已;其一派则不忍生民之涂炭,思随事补救,以立宪一名词,套在满政府头.上,使不得不设种种之法定民选机关,为民权之武器,得凭借以与一战。此二派所用手段虽有不同,然何尝不相辅相成!去年起义至今,无事不资两派人士之协力,此其明证也
192710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国民党……既然自绝于工农民众,民众……只有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甲、乙、丙、丁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理由。(要求:写清序号,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3 .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到了19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19世纪以前,与中华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和基本势力不及中国的外族。到了19世纪,与中国抗衡的是几个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年间受了重大的打击,但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均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1)据材料一,概括其中主要的“救国救民的方案”,并归纳这些方案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动力。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典型表现。
2021-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材料,从“中外关联”的角度简要概述18501900年间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2019-03-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整个21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突出的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集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

——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梦”的内容,简述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实现中国梦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破解和实现“中国梦”的密码和途径。

(3)依据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梦”的实践出发,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7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
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试分别概述材料二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4)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法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