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14次大阅兵中选取的6次阅兵

时间 亮点选取
1949年10月1日此次阅兵是我人民军队创建以来第一次最隆重、最庄严的检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在第一次大阅兵中,武器大多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被戏称为“万国牌武器"。
1958年10月1日此次阅兵全民皆兵的“战争火药味”和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大跃进”气氛浓厚。由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等7个师组成的“首都民兵师”首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首次出现了女民兵方队,是新中国阅兵史上的创举。
1984年10月1日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式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更是震撼了世界。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小平您好”横幅。
1999年10月1日武器装备方面,90%以上都是新装备,且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式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
2015年10月1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阅兵;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体系编排装备方队: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
2019年10月1日听党指挥的政治意蕴十分鲜明;是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面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最新成就的集中体现;是红色基因传承接续的有力体现;首次借助仿真模拟系统,进行三维立体实景模拟展示等。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经典回顾: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6-03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在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梦想,提出了一系列新中国国家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与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7月,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1930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对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未来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全国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

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将“新中国”国家概念界定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据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代与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构想表述变化的关系”的命题作出阐释。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一   19191920年部分报刊文摘

19193月,《晨报》发表的《俄罗斯之研究》指出:这回俄罗斯革命,总算是二十世纪一桩大事。那些过激派的举动,究竟是祸是福,总应该大家细细的研究。
1920年春,《申报》转载的《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帝俄政府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
19206月,《国民》杂志发表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应该怎么样运动》指出: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起因、革命力量、革命手段与中国国情完全相同。并强调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经济改造”到唤起“觉悟”是建立新社会的路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的丰富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走俄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2)为何毛泽东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对此做出说明。要求:从以上“三个法宝”中任选其二,进行说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2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百年大变局”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即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到19世纪中期,这种衰退迹象继续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第二个更为重要的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发展……

材料三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大国实行了几百年的强权政治,是中国为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而重要的成员,中国的命运已经和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影响中外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百年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变?
2021-05-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五四运动前后,“改造中国”成为普遍的社会思潮。特别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种种主义、主张,可以说是对“改造中国”问题交出的一张张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造中国”的主张

人物主张
孙中山
18661925
为什么要改造呢?因现在中国政治非常腐败。教育立国、兴办实业、地方自治等在黑暗政治下,都是没有大希望的。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须先搬去这三种的陈土—武人、官僚和政客,造成一灿烂庄严的中华民国。

——孙中山演说《改造中国之第一步》(1919108日)

梁启超
18731929
“主张解放精神物质两方面一切不自然不合理之状态,同时介绍世界新潮,以为改造地步”,“指出国家的革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条大路,那条大路就是要造成一种思想的革新”。

——摘编自《改造》(19191922

李大钊
18891927
帝国主义强盗都是我们的仇敌,北京“东交民巷里有我们的太上政府”。改造中国要从经济组织、经济构造上进行根本改造,要以布尔什维主义为指导,用“社会革命”的方法来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造。

——摘编自《五四时期李大钊的社会改造思想》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中“改造中国”主张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4-2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山东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主要事迹
张謇(18531926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张謇主张“实业教国……
赵尚志(19081942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汤飞凡(18971958幼年常听父老谈论维新、改革,“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这些思想不知不觉地透进了他幼小心灵。他从小在家乡看到穷苦农民贫病交加,中国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就立志学医,意欲振兴中国的医学……是中国微生物科学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微生物学家之一。

根据如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其他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合理)
2021-03-20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2年11月,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发出征稿信∶“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众多文化精英表述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做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梦想
姚楚英(教育者)中国自五四运动后,全国苏醒了些,继之五卅运动、东北义勇军、十九路军的奋斗,中国民族的脑筋被热血洗涤。因此,未来的中国,非但不会亡国,而且是光明的、进步的、科学的、美的新中国。或者经过一番苦难危险,执东方的牛耳,为世界的新兴国,那时无论海内外的同胞都得享受平等的幸福,同时替世界弱小民族求解放。
章乃器(经济学家)自从世界恐慌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加急向外侵略,中国内部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化;使中国民族明白地见到,非革命无以土寸图存。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革命成功的日子,就是全世界弱小民族解放和帝国主义整个崩溃的日子。
彭芳草(杂志撰述员)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
徐伯璞(山东正谊中学教员)世界第二次大战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大战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更促成了中国走上了奋斗争生存的道路。甚至使中国一变而成为东亚强国。中国内部既团结一致,再联合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及各国被压迫的阶级……便轻而易举了。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中知识分子对时代命题思考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红船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四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根据材料非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清晰,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中国,救亡的历史任务唤起了中国式的启蒙,启蒙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近代中国最大的民主就是完成救亡与启蒙这两大历史主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在承载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任务的同时,也被阶段性演进的救亡与启蒙所修剪和修正。客观地讲,历史主题就是中国民主必须遵守的历史规定性。民主的选择与建构,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接受救亡与启蒙的检验。实现民主在内容、形式上同救亡与启蒙两大历史主题相统一,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构成了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演化的中轴线。

——摘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救亡、启蒙、民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