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季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04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在1901年写成的《过渡时代论》认为。过渡时代的中国,将要发生整体性的剧烈变迁第一,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人民既愤独夫民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第二,学问上之过渡时代,“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新学界以代之“第三,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第四,封建体系下的法律法典,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科举考试,束缚了士人学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过渡时期的法律和教育制度也急需改革。

——摘编自张晨《社会秩序的重构——梁启超“称序”思想的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如图是中西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与西方相比较,围绕“中国近代化历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0·北京·高考真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4 . 从战歌到国歌

材料一   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与《保卫黄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

材料二   19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路军进行曲》等。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

材料三   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该《启事》解释如下:“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0-05更新 | 19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表

时间大事
19世纪40年代魏源著《海国图志》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兴中会成立  维新变法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颁布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1919年五四运动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中共“一大”
1928—1930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1945年中共“七大”
依据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解放和实践探索”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社会是中国所有社会中最复杂的一个社会,它同时将多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结构层次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各种社会阶层,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漩涡里挣扎、探索、融合。社会结构在断裂中重组,再衔接,社会生活天翻地覆,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刺激、颠覆着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惯性。各种社会意识互相交融、博弈,中国人民面临着不断的抉择。中国几千年的静态社会形态,在资本主义的轰鸣机器侵略下,不断地接受着新的改变,禁不住留恋着旧日的辉煌。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是激变的历史,是几千年历史老病在百年内积聚、爆发,是经过几千年孕育的痛苦分娩。

——摘编自导读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门洞开”后,中国知识分子在各自的时代拐点上竭尽所能,用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诠释了中华君子品格。他们是民族精英,他们的君子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1841年,道光帝撤职查办林则徐,林则徐愤怒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处死“戊戌六君子”,临刑前谭嗣同慷慨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1911年黄花岗起义前,林觉民与妻诀别:“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起义失败后,包括他在内的70多位同盟会会员壮烈牺牲。1918年,《新青年》发表了李大剑撰写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他热情讴歌:“人道的警钟声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徐建源《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君子精神和救国担当》


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重大外交活动一览表

1840年以前清朝主管外交的机构是礼部,主要是分管藩属国进贡事务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无意遣使驻外
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8年蒲安臣使团出洋,负责人是刚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总理衙门两名章京同行,中国使臣几乎成了点缀品和观光客
1875年正式任命礼部侍郎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英国公使
1877年清政府相继在各国首都设立使馆
1896年清廷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访问了德、法、英、美、加等国,会见了各国元首和政要,该使团是19世纪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级别外交使团
1900年清政府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围攻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摘编自尹依玲《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综述》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晚清外交”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07-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认为,所谓革命史观,所谓现代化史观,都不是指导历史研究的正确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正确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按照唯物史观考察近代中国历史,应该认识,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主线,现代化进程在近代中国虽然在缓慢的进行,却从来没有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成为主流,是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之后,现代化进程实际进入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时候,现代化进程是主导方向,阶级斗争是次要方向。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若干重大热点问题的讨论》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也可以对其中一个观点提出质疑、修改,并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20-06-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笔者在调查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时,一些受访的不同阶层的美国人给出了以下答案(部分)

A: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巨大的建筑工地、美好的自然风光、上海;

B:增长、科技,共产党、野心勃勃地报复西方;

C:基础设施、自行车的滚滚洪流、巨大的浪费;

D:乌泱泱的人,共产党、制造业;

E:好多人、日新月异、红色共产主义;

F:半个世纪的革命影响了全球的发展轨迹、毛泽东之后政治转型表现出来的高超技艺,带来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奇迹、在创新上打破了外界对中国人固步自封的偏见;成为超越美国的最大经济体,并可能会引导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摘编自金焱《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从材料中提炼出“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0-06-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