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城市是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祐二年(1087)十月,泉州港正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出于生存的需要,南宋统治者放宽了对工商业的控制,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上顶点。由于经济的兴起,城市化进程也有所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有宋一代,科学技术成果极为丰富,航海技术也相较以前有所提高,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发展到新的高度。由于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南宋的大致方针是向北防御,向南发展。因此,面向东南海陆发展与东南亚等国的关系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而作为海上对外交往中心枢纽的泉州也应时兴起。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泉州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后海路转趋于发达的两条路线。

材料二   至道光四年(1824),“高家堰大堤溃决,冲毁运道,运河水量激减”。清江浦南北一带“运河底高已达一丈数尺,两淮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至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舟只在在胶浅,进退俱难。”道光五年,黄河再次发生大水……运道淤塞严重,漕船纷纷搁浅于泥淖之中。然而,漕运维系着京师的粮饷供给,道光帝也不得不发布上谕,议行海运。其实,此时实行海运已完全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是较元明时期,人们对海道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对于海洋航行知识了解的也更多;二是交通工具的改进也使得海运的风险大为降低。……道光帝由于得到了琦善等封疆大吏的支持,遂决定实行海运,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清江浦兴衰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江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城市兴衰的认识。

材料三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成为“全世界的商业首都”的必然性,并指出伦敦城市化早期进程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代江南的地质、地形不但给予明清江南城市、市镇、乡村的空间分布以某种规定性,同时也对城市、市镇、乡村之间的联系给予了某种约定。市镇一般距离县治都比较近,与乡村则为郊邻,步行便可抵达。江南市镇在空间上与县、州城市形成辅翼,在经济和文化上既互相支撑,又有一定的自足性。市镇的繁荣使江南具有了突出的经济地位,至清代中叶赫然位于世界前列了。

——摘自罗时进《明清江南市镇及其文学群落的形成》


(1)依据材料一,简述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空间布局状况。并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布局状况影响下的江南市镇发展趋势。

材料二   只要稍加注意我国都市之发展情形,便知道很多畸形变态。例如近百十年来的都市,很多偏在沿海一带,且每一大都市,多以外国经济势力作中心,甚至被划定了许多租借区域,行使外国行政权。这种都市,无疑是适应外力侵入产生的,非由本身之自然生长,故于我们国家民族的利益,颇不相容。

——张笃伦《漫谈市政建设》(1948年)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百十年来的都市”“畸形变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简析导致这种“畸形变态”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基本脉络

项目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05——2009年2010年后
城市发展导向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城市交通特征 人多车少
车多路少
路多、拥堵增多
方式增多、服务少
治理策略自行车出行增加道路供给出行需求管理合作治理

            ———摘自刘淑妍、张斌《中国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
2022-06-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首先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革命,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经过工业革命,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在工业地区,新的城市纷纷诞生并不断膨胀。农村人口在全国的比例和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都降到次要地位。政府颁布一系列法案,如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1844年《工厂法》、1847年《十小时工作日法案》、1848年《公共卫生法》等。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2%。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聚集,而且也引起城市建设的发展,包括城市交通、城市公共卫生以及城市房屋建设等等。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过程。1978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19781995年乡镇工业突起,外资流入工业企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19962013年外资和城镇建设共同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2013年以来城镇化对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化。轨道交通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的电讯、信息、互联网、物联网通信信息基础设施与水电煤气的公用基础设施在城市普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领域开拓创新和艰辛探索的结果。

——摘编自倪鹏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对应时期英国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对应时期英国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