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中国近代城镇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时间城镇总人口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
1843年2072万5.1%
1894年2351万6.0%
1949年5765万10.6%
A.呈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B.低速推进C.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分布不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近代西方国家市政建设大事记。据下表可推知,近代西方国家
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予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
1853-1869年法国政府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扩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统。
1890年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拉街车,实现了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了城市的空间。
A.工业革命成就巨大B.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C.城市治理相对滞后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021-01-24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关于北宋汴京燃料的不同记述。
记述出处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今驻跸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供樵苏……”宋人庄季裕的日记《鸡肋编》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赐在京诸班直诸军厢主以下至剩员以上,柴炭各差……凡柴五百七十八万,炭五百八十五万”《宋会要稿·礼》
大观二年(1108年),朝廷又“诏在京诸门,凡民衣屦、谷菽、鸡鱼、蔬果、柴炭、瓷瓦器之类,并蠲(juan,免除)其税”《宋史·食货志》

据此能够认定的史实是
A.汴京燃料构成以煤为主薪柴为主B.煤炭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中
C.汴京燃料构成出现了革命性变化D.薪柴依旧是汴京居民的重要燃料
4 . 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是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建设的四项指标,由此可知
A.城市规划应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必要性
C.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深化政府行政职能
2020-1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观察下表,其数据变化反映出明朝(  )
宋朝和明朝城市发展情况表
宋朝明朝
府级城市30140
州级城市254193
县级城市12341138
合计15181471

A.城市商品经济活跃B.重视府级城市建设
C.城市扩张步伐加快D.注重城市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变化情况(部分)。以下是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1950~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1978~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1985~2006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17901910年美国城市人口数与总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总人口数(千人)城市人口数(千人)城市化水平(%)
179039292025.1
181072405257.3
18301286611278.8
185023192354415.3
187039818990225.7
1890629482210635.1
1910919724199945.7

——据李仲生《美国的人口增长、分布与城市化》整理


从上表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稼(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下表反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

市镇经营项目
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桑蚕缫丝
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丝织业
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业
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
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
归安县善琏镇制笔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以及兴起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城市化从1840年开始起步,在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城市,但发展很不均衡。一直到1950年后城市化进程才开始稳步推进,但30年时间内仅仅从11%发展到19%,而这一时期全国的工业总产值却增长了38倍之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才开始迅速发展,到2012年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             

——摘编自《中美城市化进程比较》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1949-2013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0-06-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观察下表,其数据变化反映出明朝
A.城市商品经济活跃B.重视府级城市建设
C.城市扩张步伐加快D.注重城市均衡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