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上表能够反映古代中国大城市变化的多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
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城镇化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助推1900年城镇化发展
D.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超越发展中国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城市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的,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从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城市的扩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

——【美】沃尔特·拉斐德《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兴盛与衰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近代城市化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中提到:“(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交通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B.近代天津最早出现城市公交
C.华北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D.交通发展促进民族工业成长
2021-02-03更新 | 43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培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83年,上海自来水公司的杨树浦水厂正式建成并供水;到清末,上海的租界和华界先后建成了各自的供水系统。其他城市如广州、武汉、北京也相继建立了自来水公司,向居民供水。一首词这样赞咏北京的自来水:“城北方塘一鉴开,千龙万蛇地下排。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B.工业文明影响着城市发展
C.城市化进程得到迅猛发展D.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为1871—1910年德国农村与城镇人口变化,据如表可知,当时德国(     
年份总数(万人)农村人口(%)城镇人口(%)
18714105.963.936.1
18804523.458.641.4
1890494257.542.5
19005636.745.654.4
19106492.640.060.0
A.工业化助推城市化进程B.代议制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C.人口增长速度世界领先D.政治统一使人口分布不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022-03-30更新 | 1472次组卷 | 48卷引用: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

材料一   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当时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数百万石的粮食及其它物资的运输重任。明清时期,一大批运河城市发展起来。运河沿岸的城市中均建有府学、州学、县学、文庙、贡院书院、藏书阁。运河城市的人口结构中,商人和手工业者人数占多数。1842年,英军夺取了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了清朝的漕运。道光帝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漕运恢复。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粮主要改经海路运输。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粮。1904年,漕运总督被撤废。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浯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材料二   历史名城锡耶纳被为“中世纪城市的化身”,其城市结构形态在中世纪的变化从一个例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意大利乃至西欧的某些历史现象。其变化如下:5~12世纪,锡耶纳最辉煌的建筑是教堂,大教堂及其前而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除了大教堂作为宗教中心外,还有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权贵家族私,这些权贵各据一处,私战不已。从12世纪开始,整个欧洲的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锡那纳在13世纪下半叶成为欧洲经济最耀眼的明星。经济的发屐推动锡耶纳平民阶层迅速起并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在市政府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3世纪末开始修建的锡耶纳市政厅及其塔楼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并占据了全市最高的位置。教会开始被置于市政府的庇护之下,一方面,大教堂成为市政府和市民用来宣扬城市荣耀的手段,另一方面,市政府也充分借助教会的权威以维护自身统治——据朱明《从大教堂到市政斤:中世纪晚期锡耶纳的城市空间转型》


(1)结合所学,评析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兴衰。
(2)结合所学,从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角度,对历史名城锡耶纳进行解读。
2021-09-25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选择性必修2)-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