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绿带政策是在英国的城市化基本完成时才出台的。19421944年,艾比克隆比主 持编制了著名的英国大伦敦规划。该方案在以伦敦为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 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环: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和外层农业环。其规划的中心思想就是通 过绿带限制主城区的无限扩张,通过发展城市远郊区的卫星城镇,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 开发压力。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伦敦城区在不断蔓延,而城市蔓延在严格意义上 说是由郊区化引发的,即在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运输的革命,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地区外移,这一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伦敦商业中心区及 其毗邻地区。也就是说,英国绿带政策所要控制的是由郊区化所引发的城市扩张,在19世 纪后半期,郊区化已经使得伦敦商业中心区急剧衰落。

——摘编自谢欣梅《北京、伦敦、首尔绿带政策及城市化背景对比》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后,天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天津由“扼六路之中心,当九河之尾间, 外通洋海",逐步变成了列强向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倾销工业制成品并掠夺原料的跳板。天津 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向更广远的区域延伸,水陆交通的便利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 均成为天津这一城市的直接经济腹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更成为“满、蒙、直、豫、 山、陕、甘、新物产之总出纳地,世界货殖之一大灌输场"。以河北为例,据1933年河北商品 陈列所检查,在全省存在小麦外销的36个县中,有3个县向北京供应小麦,13个县供应给 天津,11个县同时供应给京、津。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贸易区域北控直隶全省及 内外蒙古;西连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南至河南、山东之北部,除上海外,无与伦比"。凭借 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贸易区域总面积,天津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区域、北方的经济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地区成为“天津城市”的“乡村地带。天津城乡体系的涵盖范围和隶属 层次大大提升。

——摘编自任吉东《近代城市化进程下的华北城乡变局——以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 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天津和伦敦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伦敦相比,近代天津发展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23-02-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人口调查始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到公元初才留下全国性的户口统计数字。由于户口登记和统计的主要目的是征收纳赋,所以登记和统计的重点只是人口中与征税对象有关的那一部分,其结果是户口统计数,通常不包括全部人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虽然户口登记与赋税征收已不再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赋税制度的长期影响和户籍管理体系的不完备,户口数字与实际人口存在差距的状况仍未改变。

——摘编自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评价》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迫切需要进行土地和人口调查,以此作为施政依据,并掀起了人口调查的热潮。提出调查目的是“对内是为了振兴国家事业,对外是为了抑制列强的压迫”,而且将调查的质量与官员的官位挂钩,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全国性调查一般由内政部统一安排部署,然后通令各级办理,逐级上报。地方性调查除地方政府举办外,还有政府和民间学术团体及学者合作举办的。他们一般采取人口抽样调查,采用直接调查方法,调查样本虽然比较小,但所得结果颇有价值。但此次调查截至1930年底,调查完竣的有十三省,仅调查一部分的有三省,其余省份则依据过去资料估计。

——摘编自任伟伟《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19271937)》

材料三   下图是根据新中国多次人口普查所做的城镇人口和GDP增长率示意图


——摘编自尹德挺《新中国七十年我国人口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近代人口调查的异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镇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两个阶段说明)。
4 .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加,许多河道支流相继填没,水源减少,加之居民密集,移物堆聚,源水受到污染,致使生活用水日益困难。

1875 年,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等人在上海开设供水公司,建成小型自来水厂。这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厂。1879 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向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并联合上海的其他五名英国商人,在伦敦组成了"上海自来水公司筹备委员会"。880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申请专利,经工部局批准,8月签订供水合约,取得了在公共租界开办给水工程的专营权。

1897年种商集资在城厢开办自来水公司,取名为内地自来水厂。这是我国自办自来水厂的创始。1915 年全面改造后改名为商办内地自来水有限公司。1910年两江总督李钟珏创办官商合办的问北水电公司,自行建厂供水。

浦东地区原无水厂,市民生活用水日益困难。1930年5月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受社会舆论压力,被迫下令筹建水厂。1937年6月浦东烂泥渡游龙路上的水厂建成供水。

材料二   1956 年,在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和领导下,组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全市环流管网的排管工程,联通了各水厂间的输水管网,统一了水价,建立了供水调度系统,结束了上海历史上长期分割供水的局面。

到1999年上海城市年最大供水量近16亿立方米。同时建立了水质控制监管中心,完善了水量调度中心的各种设施和信息系统,对城市供水管网实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统一的调度,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市自来水厂修建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上海自来水事业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迎春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022-03-30更新 | 1459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显示了1949~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A.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均衡B.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建设体系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1984-2016年中国乡镇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中国
A.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B.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发达城市D.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势头良好
2021-03-17更新 | 500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研究中常以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试观察下面的上海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分析1900一1950年间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B.新中国成立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C.“一五”计划实行。促进了重工业的快速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图所示为19世纪以来世界五国(美国、英国、日本、巴西、印度)在不同时期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其中,英国对应的数字是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