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美国中国世界
197073.60%17.38%35.90%
198073.70%19.39%39.10%
199078%26.41%43%
200079.10%36.22%46.70%
201082.10%49.95%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国际统计年鉴(2010)》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城市往往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地带,城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深刻的影响着东西方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材料二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以这个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过1万人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J·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三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发展……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1)据材料一,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世界近代史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促进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南京官府构建的水利体系,大致由湖泊、河流、城墙水关和沿江堤圩等构成。城外积蓄大小河流水而成赤山湖和后湖,且都通过秦淮河与长江相连。进城后,秦淮河分为两支,“皆与城外各河脉络贯通,既便客货往来,兼资居民汲饮”,在水患来临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排涝通道。为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外水位,城墙的某些地段建设有进出水关,用闸板控制启闭,依靠它们调配控制出入城水流。此外,南京沿江分布着大量面积不一的圩田,为阻止江潮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后因南京官府缺乏中央拨款、秦淮河淤塞、外湖逐渐被填为圩田、水关失修等原因,至道光年间,南京多次出现内涝……

——选编自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

材料二1898年,德国通过《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其中在青岛划分华人区和德国人区两片分别进行城市建设:城市水利方面,德国人区给排水网系统采用环状配水方式,灵活调节城市用水量,且下水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防止了重复建设。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设置不同的雨水和污水地下管道,分流管理雨水和污水,先将污水汇集于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后,用泵直接输送到海中。当时,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沿海建立了座污水处理站,有些污水站至今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华人区则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并处在污水排泄的通道。

——选编自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南京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思路,说明其与清代社会特征的联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特点,比较清代南京及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区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初年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闻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20里之长,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据樊树志统计,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14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26个。19世纪初,府城及近都市镇都已没有了之前的隙地,“房满为患”“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居民总数约150万。其中,工业人口至少占了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居民总数的37.5%,如仅以成年男性居民计,则这个比例更要上升到75%……清代初期,江南棉布踹染业的中心,由松江转移到了苏州,府城的染坊、踹布工匠“总计约有二万余人”,“均非土著,悉系外来”。在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级的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等,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郊区市镇;处于较高层级的丝织业,则基本上转移到了府城。

——据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材料二19世纪时,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其他这类城市,在群集的工厂和烟囱之间,还散落着优美的新居所、俱乐部、交易所、银行、火车站。曼彻斯特已经成了大都市,成为郊区和卫星城市网络体系的中心,其棉纺织业占了英国棉纺织生产的近75%.但是这并没有排斥其他行业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生产肥皂、染料、墨水的工业,还出现了一批生意兴隆的苏打生产厂家,又促进了橡胶、酿酒业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据理查德•丹尼斯《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社会地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扩张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初苏州和曼彻斯特城市经济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5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结构形态往往体现出社会的面貌。
材料一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法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二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宫殿、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1)阅读材料,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 15世纪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显著增长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欧洲理想的城市格局一般包含在整体上被安排的相当和谐的大教堂、公共建筑和广场。意大利一些著名的教堂前部设计了宏大的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广场。法国巴黎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广场,这些广场连接周边的街道,拓展成为成市主要交通网。一些广场周围的土地被金融家们承租,开发成为商铺和住宅。18世纪中后期建造的路易十五广场(现为协和广场)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它被作为国王骑马雕塑的背景而设计建造,60多位建筑家提交了设计方案并汇集成册
﹣﹣《为荣耀的路易十五而建立的不朽之作》
1792年路易十五的雕塑被拆毁,1793年在这里处死了路易十六。
﹣﹣摘编自(英)莫里斯《城市形态史》等

(2)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广场在欧洲城市发展中发挥的宗教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功能。
地名是人类为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地物或地域名称。地名使用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生演变。
下表为北京市东城区部分地区地名演变
明清时明
清末民初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王府大街
莫瑾循①大街
王府井大街
人民路
王府井商业步行街
江米巷
Legation street(使馆街)
东交民巷
反帝路
东交民巷
台基厂二条胡同
俱乐部路
台基厂二条
永革路二条
台基厂二条

EastMarket(东市场)②
东单菜市场
东单菜市场
东方新天地商场③
注 ①英国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长期担任北洋政府政治顾问。
②1917年由法国人建立,有大量外国商品销售,是当时京城少有“高档购物中心”。
③21世纪初合资兴办的亚洲最大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之一。
(3)以“近现代历史发展与地名变化”为主题,对表中所体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城市化水平与一国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对下图认识正确的是
A.过渡时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B.“大跃进”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C.“文革”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新中国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者桓公问管仲曰:“寡人请问度地形而为国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对曰:“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

——摘编自《管子度地》

材料二 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回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九倍还多。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宫城和皇城的高墙之中,坊区排列纵横有序,被南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十一条大街分割成棋盘状,市区则被固定在东西两区,有墙隔断,与坊区分开。按规定,坊区是居住区,市区为商业区,一切商业活动都规定在市区进行。

——摘自《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三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管仲论述的主题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布局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资本所设计的路径(成为雇佣工人)发展,城市的社会矛盾由此尖锐起来,动荡日益加剧,1789年法国大革命正是在经济裂变与社会矛盾加剧这一基础上发生的”。上述材料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A.城市化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城市化是引起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
C.对城市化处理不当,会加剧社会矛盾
D.法国城市化开始过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