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市镇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一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长官在辖内各军事要冲设“镇”控扼地方,“镇”自创始之初便兼具军事、行政和商业功能。进入宋代以后,藩镇实力不断削弱,军事职能逐渐退却,随着乡村社会经济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镇”的经济功能日渐凸显。同时,随着草市大量出现,其中一些草市因辐射区域人口众多,拥有相对优越便捷的交通条件而成长为镇市,成为各地乡村中介于村市和城市之间的次级商业中心。南宋时期,随着镇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渐趋完善,镇市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多,镇市用地日趋紧张,一些经济成长条件较好和乡村社会分工较为细致的地区,其镇市开始发展出一些“子镇市”

——摘编自张倩《宋代“镇”“市”结合的历史考查》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起和繁盛。娄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上海开埠后,大量廉价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涌入,致使农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趋于衰败,原先一批立足于手工棉纺织发展基础的农村市镇的商业活动归于萧条。另有一批市镇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兴旺。江浙沪原先以苏杭为中心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

——摘编自戴鞍钢《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

(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市镇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江南市镇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并加以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2年,国家统计局宣布:大陆地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习惯了城市生活的“90后”农民工出现了“宁愿在城市奋斗,不愿在农村享受”的特征。英国田园城市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曾主张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使居民返回乡村。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的是(     
A.统筹城乡发展建设
B.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改变农民工的观念
D.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合理)
2023-05-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椐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的研究,“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部分人滞留农村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据此推断,“逆城市化”(     
A.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B.特征是城市人口停止增长
C.使货源开始转向中小城市D.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第一次城市化高潮发生在19491957年,以城市为中心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政治机制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9501月,北京市政府首先提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发展方针,改造旧城。其后,南京、成都、上海等各大城市也提出类似口号,并采取了具体措施。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产业基础,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一批城市快速兴起和发展,“一五”期间仅内地就新增资源型城市21个。1949年,中国的设市城市数为120个,1957年设市城市增至176个。

——摘编自何一民、何永之《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回眸》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发展加速,全国县改市和乡改镇的数目增多,使城市人口增幅较大。20世纪90年代,全国新设200多个城市和8000多个建制镇,这些城镇的设立又大大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使国有经济焕发生机,更使民营经济取代乡镇经济,并获得蓬勃发展,同时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引擎。据统计,我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上升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水平比80年代上升幅度低2.3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摘编自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并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19世纪上半叶的伦敦,人满为患,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上升到30.8%。这反映了(     
A.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B.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城市集中
C.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有所降低D.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自19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大约40年左右的时间里,汕头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形成了供水、供电、铁路、公路、港口、桥梁、通信等完整一体的近代设施体系,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使汕头充满浓烈的近代化城市气息。这反映出,汕头的近代化(     
A.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B.得益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C.为全国城市建设树立标杆D.折射出中西社会文化的更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1962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出发点是(     
A.缩小城乡差别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发展农村经济D.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2022-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列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
B.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19世纪末,电车、汽车、自行车在各大中小城市得到普及
D.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2022-06-0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新冀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