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国家认同主要发生在官僚群体和读书人中间。国家认同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对专制君主的忠诚,聚焦于某一姓的君主系统的王朝。

随着西方入侵,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传入中国。19世纪晚期,孙中山等人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理论。随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推进,“中华民族”、“中国”和“国民”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的情况下,国家难以统一,使得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国族认同,即中华民族认同。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国族认同达到高潮,在知识界掀起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这一时期,知识界、政界甚至全民的参与使国家认同得到全面推进。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认同,开启了国家认同的新篇章,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朝鲜战争、苏联屯兵边境,极大的战争威胁与边疆局部冲突都成为国家认同提升的动力。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成效显著,社会开放,国家认同感迅速提升。近年来,“中国崛起”振奋人心,“中国”得到世界的认同反过来也强化了国家认同。

——摘编自贺东航等《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国家认同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国家认同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国家认同发展的意义。
2 .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家,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期时西南边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驿路、设重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的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星现渐增多的势,1928年进一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1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田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05-1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古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王子的子孙,中世纪时英国人自认为是特洛伊王子布鲁图的后代、“不列颠”即源自布鲁图之名。到了16世纪,波利多尔等英国史学家却对此持怀疑态度,撰写史著重新探讨不列颠的起源。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与罗马帝国系同宗同源B.英国的民族意识不断加强
C.古罗马文化在英国遭到否定D.史学研究受宗教神学影响
2021-05-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申报》中“民族”和“中华民族”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表
年份“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中华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
1911243
192550281
19281119183
19392369372

这些变化表明
A.民族主义生成依赖于大众传媒
B.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C.辛亥革命导致了民族意识形成
D.民族危机提高了国人民族意识
2019-07-08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省级联考】北京市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