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古已有之,民族主义则是伴随18世纪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立的产物,是一种“现代现象”。“民族主义”一词,最早见于15世纪的德国,1836年首次被列入《牛津词典》,19世纪中叶开始被频繁使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目前,很多学者比较认可英国学者厄内斯特·盖尔纳的民族主义定义。他认为:“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就是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引起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人们谈及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很多都是直接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开始,而不是从它的更远的中世纪源头开始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在历史中孕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日益壮大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最初的动力;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摆脱神权,追求人权,为民族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武器;当经济与政治条件都具备后,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建立的民族国家催生了最初的民族主义。

在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民族及民族国家的观念传遍欧洲,并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民族主义由此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具备了全球性的意义。

——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评述欧洲近代“民族主义”。(要求:评述角度明确,论据充分,所用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19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德意志民族主义在德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对德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不觉得自己是德国人,而是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福人等,也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没有尊重和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存在德意志民族观念,他们意识不到德意志。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苏醒。德国知识分子也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启蒙”下,开始关心政治,并有了政治觉悟,于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诞生了。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人民高涨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中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意志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摘编自葛丽《德意志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 . 1912年,孙中山提出: “族无分乎汉、满、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 1919年之后,孙中山主张“举汉、满等名称尽废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这表明孙中山(     
A.民族自治的构想逐渐成型B.民族国家构想不断发展
C.强调各族人民有平等民权D.五族共和思想日益成熟
4 . 安德烈亚斯·威默所著的《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一书认为,沙皇俄国时期和苏联时期,广义上的俄国都存在碎片化的语言和书写文字景观,因而构成了差异很大的族群等级,阻碍了跨越族群分界的政治联盟网络形成,……最终使得庞大的国家沿着族群分界线分裂解体。这一观点(     
A.影响了苏联的国家最终走向B.揭示了影响国家构建的因素
C.显示出文化因素的决定作用D.催生了现代的民族国家观念
2023-07-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柏来拉在《中国幽囚记》中记载,他在华南接触的居民不知道欧洲人所说的“China”是指哪个国家,他们称本国为“大明”。但明末汉语文献在与蒙古、日本等对比的时候,常自称为“中国之人”、“中国之名”。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居民不知道中国是国名B.用王朝名体现早期民族国家意识
C.现代国民意识尚未形成D.朝贡制度下大明与“夷狄”相对
2023-06-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西欧最初的民族主义以反对分裂、鼓吹统一,反对教权、尊奉王权为主要内容,提出建立民族国家的要求,可以称之为“民族国家主义”。民族国家主义首先是以理论的形式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中出现的。卢梭以民主及共和理论为基础的民族主义思想富有建设性,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激发出全体法国人高昂的爱国热情,显示出巨大的革命意义,可以称之为“民主民族主义”。19世纪上半期,民族主义从意识形态领域进入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政治领域,争取民主和民族平等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欧洲几乎所有处于政治分裂状态或异族压迫下的民族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日益深重的民族压迫,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不仅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融合,也激起了中华民族誓死抗击外族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和信心,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民族国家在中国一步步地建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国家成为了人民的国家,国家获得了全民族的认同。这样的国家,已经是标准的民族国家了。

——摘编自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7 . 1894年,清政府签订名为保护、实为迫害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1904年,条约期满时,国内外报纸刊载要求废约的言论,认为如续约,“辱国病商,损我甚巨”,檀香山《新中国报》也提出抵制美货的倡议。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众对西方的认识更加深入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民族意识不断崛起D.存在盲目排外情况
2023-05-06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四重用柯尔伯进行财政制度改革,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兴办手工工场,使法国呈现出一派繁华之景。路易十四奉行"朕即国家”的政策,强化君主主权,进一步打击封建贵族,这给法国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使得法国的精力“合理化”,从而大增了法国宫廷可以对外使用的综合国力,基本奠定了法国的版图。在这一过程中,法国民众的向心力和做为法王臣民的自豪感有所提升,人们的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也趋于一致,法语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也慢慢流行起来,从而使得法国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李兵等《法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及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各国推翻封建制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拿破仑对外战争毕竟是侵略战争,激起了欧洲各国的强烈反抗,点燃了各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至上压倒了人们对宗教的忠诚,这是前所未有的。德国在这种新思潮的影响下,于1871年完成了国家统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民族国家普遍建立了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战争对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在西方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领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中后期,法国以王权为中心的民族向心力己呈逐渐增强之势。随着专制君主制的进一步演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法兰西民族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手段,以“专制之下无祖国”为口号,确立起了未来新型民族国家的理论原则。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面对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的联合干涉,法兰西人高扬"民族万岁"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精神,以"祖国在危殆中"为号召,奋起保卫革命,最终打退外敌进攻,保卫了民族,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共和国。

材料二 现代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占领阿尔及利亚有助于法国控制西地中海;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应当在非洲建立一个"欧洲社会",这将是法国的光荣的"伟大纪念碑"。在托克维尔那里,民主的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法国成为一个现代帝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泽章《现代法国民族主义探微——以托克维尔为例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18、19世纪法国民族主义的内涵。
2023-02-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欧洲民族国家的意识增强B.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建立
C.人文主义在欧洲大陆传播D.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外扩张
2022-09-02更新 | 872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2讲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形成-【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