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商周时期,人们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被打破,礼义文化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夷夏观是儒学核心思想
B.中原文化的优越感增强
C.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D.夷夏观的标准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秦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时,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宗法制度的异变
B.血缘氏族的解体
C.华夏民族的融合
D.政治联盟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初。秦统一前其含义有京师、国中、诸夏、中央之国等含义,但其核心则是指“诸夏”。“诸夏”与周人由服制而来的血缘亲疏有关,故有“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相对变动状态。由此知:“中国”的意义不单指政治秩序,更反映了一种文化观念。于是在周人的观念里,天下就是由文化高的华夏诸邦和落后的蛮夷所组成。秦统一后直到近代以前,中国人的这种天下观除了更为明晰外,却无根本变化。奇怪的是:尽管古人早已有了“中国”观念,但秦、汉、唐、宋、清等王朝无一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也许对古人而言,王朝与国家算是同等的概念。

——摘编自许章润、翟志勇《历史法学:家国天下》


材料二 1864年《万国公法》在华翻译流传,主权国家观念为晚清士人所知。1873年,英、法、美、俄等国公使以五鞠躬礼觐见同治皇帝,呈递国书,中国传统的天朝体制被打破。并开始接受西方的“世界——国家”秩序。但真正让国人形成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则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后果。在当时的知识精英眼里,“世界仅有一国,则国家不能成立,国与国相峙而有我国”。随之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重构,但终归失败。于是,“民族国家是欧洲列强立国之本”成为主流共识。1912年初中华民国的建立则是这种共识在中国的第一次实现。此后,尽管历史颇有波折,但民族国家认同却越来越深入人心。

——摘编自李帆、邱涛《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观念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观念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变化的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

……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
(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