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是宋代和籴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
和籴粮食数额出处
元丰元年,82.4万石《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绍兴二十九年,230万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2
乾道元年,108万石《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十》
乾道五年,130万石
开庆元年,550万石《宋史》卷175《食货上三》
咸淳五年,168万石

A.粮食生产超过前代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
2022-01-24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扶贫奇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利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铲断了造成贫困的经济根源,为农民摆脱贫困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亿万农民走上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起以农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村公有制经济体制。同时在农村建立“五保”供养制度、储备粮制度等初步的社会救助体系,缓解了农村地区极度贫困的局面。

——摘编自白晋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贫困问题,致力于解决过往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识别对象不准、后续动力不足、到户困难、机制不顺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新理念、新战略,形成独特的习近平贫困治理观。

——摘编自李文《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理论渊源与实践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开展扶贫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时代意义。
2023-10-18更新 | 275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