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1 . 明朝成化二十年,从南京户部主事张伦建议和户部覆议,调“淮安、瓜洲(江苏)兑运粮十万石,南京常平、乌龙潭等仓粮十万石,运至沔池县(陕西)。令河南、山西、陕西三司委官转运……以备赈济”,获宪宗批准。这表明当时(     
A.粮食远途贸易的规模大B.社会救济已能跨区域动员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快D.粮食储备依赖于江南地区
2023-10-25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2 . 对如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中央财政支农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A.政府长期正视“美好乡村”建设B.农业生产出现规模化产业化趋势
C.中央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持续增强D.农业经济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
2021-04-23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下列关于明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积极应对疫病B.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
C.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D.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4 . 下图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
A.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2023-11-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了五次调整。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000元。这一变化
A.避免了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B.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C.使国民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2022-02-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国家加大了打击克扣、拖欠工资,逃避支付工资的力度,加大对劳动者休息权、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权利的保护。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工作重心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B.城市经济体制的变革
C.政府重视维护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D.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2022-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综合卷(三)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985—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减贫速度简表。引起表中减贫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速度年份19851992199820042006201220162017
中国GDP增长率(%)13.514.27.810.112.77.86.76.9
中国减贫率(%)2.417.517.912.212.923.728.642.3

A.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变革
C.国家政策支持引导D.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70年代曾经覆盖我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80年代中后期,覆盖率一度下降到不足5%。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建立,至2011年,参合人数达8.32亿,参合率97.5%。影响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B.医疗技术C.经济发展D.社会观念
9 .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2012年末减少至9899万人,截止到2019年末减少至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实施改革开放   ②政府安居工程   ③精准扶贫政策   ④城市人口增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10 . 西周传统思想中,民生来就是神的从属物。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
B.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
C.法家中央集权的要求
D.先秦人文思想的萌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