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方和西方在词源上最早源于拉丁语,在罗马帝国时代的行政管理中就开始使用。罗马人以罗马城作为世界中心坐标,以西为西方,以东则为东方。罗马人所指的东方包括西南亚洲和东北非洲,这些地区作为罗马的行省列入帝国版图。……后来欧洲人心目中的东方世界的范围日益扩展,从西亚、北非、南亚到东亚,最终囊括了整个亚非地区。

——摘编自任霏、杨文雅《东西方概念的溯源与界定》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在冷战期间,“西方”与“东方”逐渐演变并日益固化为具有特殊内涵的国际政治词汇。“西方”一词成为凝聚并体现美国与西欧政治、经济及文化含义的复合体。在政治上,它被贴上了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观标签;在经济上,它同生活富裕画了等号;在文化上,它指以基督教主要是新教和天主教文明为核心。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竭力给非西方国家贴上“威权”“专治”“落后”等标签,借此凸显他们自身的优越感。受冷战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人还是会把西方同资本主义的剥削和邪恶本质联系在一起,

——据任霏、杨文雅《东西方概念的溯源与界定》等整理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古代罗马人划分东西方的依据,并分析古代欧洲人心目中的东方世界的范围日益扩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西方”概念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希腊世界与中国部分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希腊世界中国
公元前460年-
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06
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
公元前403三家分晋
公元前379年-
公元前387
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54魏齐桂陵之战
公元前338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34年-
公元前324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18(第一次)五国联合(合纵)攻秦
公元前260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323年-

公元31

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征服。秦逐渐统一天下;汉建立并巩固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文化上来说,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而我们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从文化底蕴上来说二者有着同样的经历。在进入国家文明之后的第一时期中,两国的历史脚步所表现出的国家文明特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国家文明的突然中断性,与古印度文明的突然中断性极其相似,都是强势异族入侵,都是原生文明毁灭,都是陷入黑暗与深渊。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轮次分明、记载翔实,国家行为非常有力而活跃,国家制度的体系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独立文明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主体传承性与连续性递进的发展性。

——摘编自孙皓晖《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历史演变的共性与差异。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文明特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角度简析当时中国和希腊历史发展趋向出现差异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降,欧洲国家与社会从基督教世界中逐渐显现出独立的力量,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写道,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之后,阅读不再是经院学究的特权,也不是王公贵族的奢侈消遣与学者的专属领域,阅读开始走向大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书馆兴起并繁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各地先后出现公共图书馆运动。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图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9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宣扬西方图书馆事业,提倡新建公共藏书楼。
1898京师大学堂建立,拟定《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
1902清政府颁行《钦定学堂章程》,成立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还仿照西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制订了—整套规章制度。
1903《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藏书机构为“图书馆”,是官方文件首次使用“图书馆”这一名称。
1912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部职令草案》《教育部官制》,认定通俗图书馆是社会教育司执掌的重要的社会教育事业。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图书馆兴起的特点,并简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圣陆羽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正式形成。《茶述》概括饮茶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至宋朝,饮茶强调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追求,茶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不仅如此,唐宋时期,随着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茶叶产地逐渐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长。茶叶经济更是宋代社会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在社会中影响甚广,茶在家庭生活中还发挥了序长幼、明伦理的作用。

——摘编自袁祯清、宋伟《唐宋时期饮茶风习之发展》

材料二   随着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饮茶习俗传入西方,尤其在英国社会由上至下渐次传播开来,至18世纪末期基本实现普及并逐渐本土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由绿茶逐渐转为红茶且添加牛奶和糖,这既是欧洲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特征使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甘蔗种植园主的力量。英国舍弃了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精神追求,更加重视饮茶的健康功能和家庭饮茶所蕴含的脉脉亲情,还发展出举世闻名的英式下午茶,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本土个性与特色。

——摘编自刘璋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饮茶习俗被赋予的社会与文化功能,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饮茶习俗本土化的表现,并说明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