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元素”的记载
公元前1世纪凯撒曾穿戴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罗马引起了巨大轰动。
4世纪”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
(13~14世纪)大汗统治下的繁荣富有的大帝国,不仅是财富与王权的象征,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世俗精神和政治欲望的一种隐喻性投射。
(15~17世纪)传教士们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的起点,为其后在欧洲持绘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
(18世纪初~18世纪中叶)1687年,柏应理、殷怿泽等四位神父编译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一书在巴黎出版。此书一出版便风靡一时,因为它第一次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向西方展现了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
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是停滞的,此时的中国形象,完全演变成了为了映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需要而生的对照物。

——摘编自《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误读中国1000年》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