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中法关系]

材料一:1962年2月,法国同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埃维昂协议》,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从而也为同中国发展关系扫清了道路。这时,美法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已全面展开,美苏为阻止法国和中国等国家掌握核武器,维护它们的核垄断地位加紧勾结……

1963年10月底,戴高乐派法国参议员、前总理埃德加·富尔费带他的一封亲笔信到中国进行半官方的了解情况的“旅行”,受到中方的热情接待。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都会见了他,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使他“深受鼓舞”。通过这些接触,双方发现它们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着一致或相近的立场……1964年1月,戴高乐总统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两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法国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摘编自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的“一致或相近的立场”,并简析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建交对中国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关系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 . 李鸿章对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条约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B.外交观念逐渐走向近代化
C.天朝上国的理念一直存在D.始终未能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4 . 下面是13世纪朝鲜出现的学习汉语的会话教材《老乞大》片段。这说明当时(  )
你是高丽人,学他汉儿文书怎么?你这般学汉儿文书时,是你自心里学来,还是你的爷娘教你学来?是我爷娘教我学来。
A.汉文化受到朝鲜青年的抵制B.汉文化传播在朝鲜有群众基础
C.新罗王朝大力发展汉语教育D.汉语成为朝鲜民间的通用语言
2021-04-06更新 | 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64年,普鲁士驻华公使在大沽口扣押丹麦货船并称“此地属万国律例准拿敌船之处”。总理衙门照会:“两国交战,中国是局外国,按照《万国公法》在局外者管辖所及之处,战国捕敌国船只为犯法。”这反映出清政府(     
A.被迫向西方侵略势力妥协B.传统夷夏观念受到冲击
C.注重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D.初步建立近代外交体系
2023-01-01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积极建立朝贡体系,对夷国贡期的规定和执行比较严格。清朝建立后,要求朝鲜、琉球、安南等附属国初次朝贡时,必须缴纳前朝封诰印敕,“亦照旧例封赐”。此后,清政府把贡期延长,使各国朝贡频次减少。清王初这样做旨在
A.昭示改权的合法地位B.沿袭前明的朝贡体系
C.减轻双方的财政负担D.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外交思想主要内容
19世纪40-50年代剿夷抚夷将英法视为传统的夷狄,先以武力“剿夷”,不敌之后再以议和“抚夷”,以“赏赐”的形式进行的割地赔款则是抚夷的必要手段
19世纪60-70年代商战抗夷“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
19世纪80-90年代以夷制夷吸收欧洲均势外交思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如联德制法、联英制日、联俄制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许多饶有兴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这体现了新中国
A.“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
B.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
D.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开启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C.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2020-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