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60对,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

——《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影响
(2)由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清朝到新中国外交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形成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按照当时通行的国际惯例发展近代外交,但同时仍继续和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朝贡关系。这反映出清政府
A.奉行“中体西用”原则B.外交策略富有灵活性
C.外交模式的渐进式转型D.已放弃了“华夷观念”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博物学的兴起改变了西方人看待自然的方式,物种知识的产生和流行亦在商业、生态和政治文化方面引发跨国连锁反应。大熊猫作为博物学兴起后被重新“建构”的新物种,逐渐受到世界普遍关注。

清嘉庆、道光年间因大熊猫毛短、肉不可食,当地人视其为无用的怪物,称其“腹无五脏,唯一肠,两段差大,可作带系腰”。当时,四川汶川瓦中深沟中有很多大熊猫。
19世纪—20世纪30年代大熊猫被重新定义新物种后,欧美国家都希望得到大熊猫,用于研究和增加展览的门票收入,大熊猫全球贸易兴起。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四川瓦寺的大熊猫已被猎捕殆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对外国人来华采集标本进行严格管理。1939年后,转变为禁止采捕。
1941年—1949年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1941年宋美龄赠送两只大熊猫表达对“美国援华联合会”的感谢。有管控的物种交流也有利于保护大熊猫物种。
1949年—1982年1957年,新中国向苏联赠送大熊猫。
1982年—1994年中国政府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而采用巡展和租借方式。大熊猫成为创汇大户。
2018年我国已建立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同时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的放归研究。

——摘编自姜鸿《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大熊猫的价值”这一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4年,总理衙门刊印丁韪良译著的《万国律例》。是年普鲁士与丹麦战争,普鲁士兵船在大沽口扣留丹麦商船,总署援引该书,责其侵犯中国领海,普使认错。这表明当时中国
A.司法主权进一步丧失B.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C.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京政府成立后,即率先与之签订新的关税条约,规定各自给对方以最惠国待遇。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案》,将美国的关税提高了50%。中国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抽丝品、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等。相反,美国输往中国商品的种类中;棉花、煤油、烟叶、小麦、汽车、机械、木材等却逐年增加。1932 年,美国仅棉花一项输入中国就达8400万美元,煤油、烟叶也在2000万美元以上。1931 年美国制造品输入中国总额为22503949美元,而中国制造品输美仅有10437756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史蒂芬.波特强调应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中国终会“成为美国在国外最大、最富、最便利的市场”。

——摘编 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不久邓小平就于1979年1月28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期间中美两国交换了对国际局势、产权、最惠国待遇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并签署了领事、贸易、科技和文化交流协议。邓小平访美后,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迅猛,两国之间企业往来频繁,也签署了一系列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协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举办贸易展览会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等协定。1979 年7月7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从1980年2月1日开始相互给予最惠国关税待遇,使中关贸易实现了正常化。

——摘编自任泽平《来自历次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政府据《天津条约》中“每十年修改一次”的规定,就税率问题多次向列强提出要求修改,但英、法代表借故迁延,至1901年才允许政订税则,并议定以1897~1899年之价值计算为准。材料表明,清政府
A.外交呈现近代化的趋向
B.不肯沦为洋人的朝廷
C.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D.实现与列强正常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2年,中日双方以民间形式签订发展长期贸易的备忘录,“备忘录贸易”成为当时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                       (  )
A.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B.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C.解除了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体现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灵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到目前为止,有关近代中国摆脱条约束缚历程的诠释典范,是强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革命外交史观。“革命史”将是否主张无条件“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爱国主义和反革命、好和坏的分水岭;着重于是谁最早提出并坚持“废约”,歌颂不与列强妥协的革命精神,批评主张“修约”者为卖国。因而,迄今中国外交史偏重于依赖民意的对外抗争历程,贬抑依循国际惯例的正常交涉。然而,在致力于融入国际主流秩序的今日,实应重新检视的一面。

—摘编自唐启华《论“情势变迁原则"在中国外交史的运用》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满清政府
A.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B.开始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益
C.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
D.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4-19更新 | 439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