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以下不符合梁启超意思的是
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总税务司通令”是自1861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下发各海关税务司的普发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将通令改为中文行文,1942年这一诉求得以实现。这一转变是
A.欧美国家团结中国抵抗日本的需要B.中国近代反帝运动发展的成果
C.中国近代海关国际性减弱的象征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升的标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