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861年成立的总理衙门是总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但当时总理衙门往往被视为不祥之物,故国史馆在记录国家大事年表时,对任职于军机处、内阁等机构的大臣皆立年表,而任职于总理衙门之大臣独无。这种状况表明
A.总理衙门大臣位卑权重B.天朝上国观念的延续
C.近代中国启蒙思想萌芽D.清朝外交危机的深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上半期,契约华工被卖到南北美洲等地,境况凄惨。清廷知悉后,尝试改变这种境况,如:1877年,清政府与西班牙政府签订了《古巴华工条约》,其中规定,“严禁买卖华工”“清政府在哈瓦那设领事馆,以保护在古巴的中国人”。这体现了
A.西班牙民主制度比较完善B.海外华工利益从此之后得到全面保障
C.华工推动了美洲经济发展D.清政府用近代外交手段解决华工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68年,总理衙门派出第一个外交代表团,美国人蒲安臣任涉外事务使臣,英国人、法国人任副使。同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企图使中国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而美国在共管中居于领先地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与美国邦交关系密切B.近代外交人才短缺
C.外交日益与国际接轨D.外交的半殖民地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61年,奕䜣、桂良等人奏请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职责是掌理一切与外国人发生关系之事,其组织机构见下图。这标志着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清王朝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列强侵华进入到新阶段D.中国外交组织走向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指出:“四方诸夷……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并在随后开列了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孛泥国等十五个不征之国和地区。这条祖训的提出
A.形成了有明一代和平外交模式B.密切了明与亚非拉各国的友好关系
C.注重与周边国家开展平等外交D.与明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2021-12-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教改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会议,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1961年某画家创作的油画《我们的友谊遍天下》。这一作品表明当时中国
A.旨在深化发展全方位外交布局B.冲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C.调整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寻求与第三世界国家外交合作
2021-11-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他游历亚洲、非洲、澳洲的情况,书中所记涉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成为研究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唯一现存一手资料。这反映出元代
A.对外交往范围较广B.民间交往更趋活跃
C.华夷观念有所松动D.政府鼓励对外开放
2021-11-20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史实。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中西方政治文化交流频繁B.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C.对外关系出现了缓慢转型D.使者往来是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官员曾纪泽指出,西方人签订的条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长守不渝的,一种是可以随时修改的,“通商”条约就属于可随时修改的。因此,他依据国际公法,多次和列强商谈修改中外条约,试图收回中国利权。据此可知,此时清朝官僚
A.对近代国际关系认识有所提高B.运用国际公法有力捍卫主权
C.对帝国主义有不切实际的幻想D.放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