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家在今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朝鲜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2-04-24更新 | 62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清代前期,中国对西方国家出口的商品以茶叶、生丝、丝绸、瓷器等为主。18世纪,这些商品曾风靡欧洲主要国家,对西方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影响,也为工艺界、思想界、艺术界注入了活力、灵感和理念。清前期,西方国家对华出口的商品始终未能赢得中国的市场,然而,西方商人可以一年一度地光顾粤海关,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文化必然会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清代外销产品制造业也必然要吸纳与其贸易国家的文化因素,西欧和北美的文化也因此得到传播。

——摘编自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往往以羁縻政策来处理对外关系,对外国“不屑与交涉”。20世纪初,各级官吏研习国际法和条约,朝野“竞起而讲交际之道”。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摒弃了传统宗藩观念B.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开始产生
C.从驭夷之道走向近代外交D.逐渐重视履行国际条约义务
2021-03-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2)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两次,分析促成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统计,二战结束后至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约1490亿美元贷款,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苏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量的8%左右,远远超过美、英、法等国对外援助与国力的对比。下面解读合理的是
A.苏联和这些受援国经济一体化程度高
B.对外援助为苏联商品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
C.被援助国家与苏联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
D.被援助国家与苏联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