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896年,驻华时间长达33年的德国公使巴兰德被长期负责非洲事务的专家申克和海靖接替;英国驻开罗总领事窦纳乐则首次赴远东工作,任驻华公使;1898年,美国以军队出身的康格接替驻华13年的登比。由此推知,这一系列的外交调整(     
A.激化了清政府同列强的矛盾B.便利了中国汲取外交经验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预示了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并了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外工作,尤其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对外文化交流。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邻近的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文化交流随之有了相应的发展。1949年10月,以著名作家法捷耶夫为团长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来华访问。此后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文化代表团和艺术代表团纷纷来中国访问。同时,中国文化艺术团体也走出国门进行访问演出。1958年,中国成立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直属于国务院,形成了对文化集中管理体制。至1958年年底,中国有59个艺术表演团体到49个国家访问演出,中国的京剧、歌舞、杂技艺术、木偶、皮影和民间音乐在国外受到广泛欢迎,中国的许多地方戏剧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同样在国外获得极高的赏识与评价。

——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20 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的外交思想。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重大成果。截至20世纪末,中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订文化交流执行计划430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文化外交不仅依靠官方渠道。各部门、各地方也参与进来。文化部(今文旅部)与经贸和旅游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文化外交发展。交流的品类日益增多,艺术展览更加注重作品的民族性和艺术水平。1978 年8月,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与邓小平会面。1979年2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双方在翻译、出版和版权方面的合作也始于该时期。从1978年下半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双方每年合作项目都超过300个。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的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文化外交的认识。
2022·山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2022-06-22更新 | 4663次组卷 | 32卷引用:黄金卷01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古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轨迹: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

世界经济重心变化线路(公元1年到2025年)

——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3日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估算数据。公元1000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全球经济重心当时稳固地居于东方。在保持了820年后,经济重心开始向欧洲转移,之后又向北美转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迅速地拉回原来的地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向公元1000年时那样回到远东,不过要向北偏移很多。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以公元10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6-06更新 | 31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Lambda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广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2021-06-09更新 | 4100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辽宁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详查,一览即了。"因为这些条约就清政府看来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总理衙门分发给满清官员三百本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译著的《万国公约》,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约》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们表示,领事裁判权"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国际法里都找不到依据,它的存在仅仅是条约本身产生的结果。"他们认为现行税则对中国非常不公平,明显有违国际社会的通例。因此他们主张修改约章。

——摘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有关不平等条约的大事记

192413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公布,明确提出取消—切不平等条约
19241110孙中山在工团欢送会的演讲中,再次提出:“联合全国一致努力废除不平等条约”
1925530中共组织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在宣言中指出,“这次惨剧(五卅惨案)也是不平等条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9261毛泽东在有关不平等条约的《宣传报告》一文中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这对宣传口号所取得的成就,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口头和书面宣传下,这些革命口号变得深入人心”

——摘自王栋【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国人反对不平等条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国人反对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历史影响。
7 .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衙门特选一民宅,以示中外仍有高低之别;又怕外国人抗议,将大门草草改成官衙式样,且所有官员全部是兼职。这表明清政府
A.对外屈辱妥协B.政治变革艰难
C.固守华夷之辨D.外交人才匮乏
8 . 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伍廷芳以外交总长名义向外申明:在租界收回以前,须按照规则维护租界秩序,保护中外利益。次日孙中山也表示,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孙、伍二人这样做意在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B.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继续充当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争取列强保护他们的私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9世纪80年代,晚清在处理法越问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称:“法人进入越南举动忽以捕盗为词,狡焉思启,其如万国公法何?”河南道监察御史刘恩溥从正面援引国际法,并提出联合英美诸国利用国际法维护清廷对越南的宗主权,履行保护越南的职责。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依然推行传统的夷夏之防
B.清政府完全依赖列强维护宗藩体系
C.国际法被近代士大夫普遍接受
D.近代国际法影响中国处理外交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