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10年,原本由资政院决议的云南盐斤加价和广西学堂限制外籍学生事件,被上谕交由行政衙门核查,军机大臣副署通过。资政院代表据理力争,要求“定枢臣责任”“速设责任内阁”。摄政王载沣批示“毋庸议”,奏稿被搁置。这表明,当时(     
A.立宪派民主斗争意识增强B.责任内阁的建立符合民意
C.清廷的权威地位不断强化D.军机大臣控制了朝廷大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统计,1899年,清廷的财政收入约为8000余万两白银,到了1908年达到2亿3千万。这一增长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政府提倡使用国货B.洋务企业的创办
C.清末新政奖励实业D.列强侵华的放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儆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     
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
2022-08-10更新 | 1008次组卷 | 13卷引用:期末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黄遵宪评论清政府:“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比前又甚焉……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欺吾民也。”黄遵宪意在(     
A.谴责洋务运动仅学技术B.批评戊戌变法用人不当
C.揭露清末新政欺骗国人D.指出辛亥革命的阶级局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用兵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1949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世纪初,我国新式学堂开办步入完善期,近代教育获得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实施“新政”B.知识分子鼓动社会变革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推进
2022-05-25更新 | 65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的上述做法意在
A.抵制西方列强侵略B.顺应时代潮流C.激发民众参政热情D.挽救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推行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旨在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推动中国现代化
C.推动洋务运动发展D.维护清王朝统治
9 . “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该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期
2022-01-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01年1月29日,清王朝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承认在“万古不变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并命令各部各级各地官员“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各抒己见,详悉条议以闻”。这表明清政府
A.致力于推动中国近代化B.有意调整其统治策略
C.以法家变革思想为指导D.治国理念有本质改变
2022-01-2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