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22·广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541次组卷 | 6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3·河南新乡·三模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1908年清廷颁布的《资政院章程》中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当时(        
第一条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
第十五条前条所列第一至第四各款议案,应由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先期拟定
第十六条所议法案的颁布须请旨拟夺
A.军机处仍处于权力中心B.司法独立已是大势所趋
C.传统政治影响依然较大D.政治体制改革已达共识
22-23高三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4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儆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     
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
2022-08-10更新 | 1005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此学制于1904年1月公布实行,故亦称《癸卯学制》。下列关于《癸卯学制》表述正确的是(     
A.指导了京师大学堂的创立B.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C.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D.标志科举制度的废除
21-22高二下·江苏·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06年,晚清大臣端方等出洋考察归来,奏陈欧美各国“导民善法”,建议立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公园,以期“民智日开、民生日遂、共优游于文囿艺林之下,而得化民成俗之方。”据此可知(     
A.文化改革促进了社会教化
B.士大夫阶层顺应时代潮流
C.清政府大力倡导中体西用
D.清末新政挽救了民族危机
2022-08-0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015·海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016-11-27更新 | 2241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当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教化主体的控制,使得乡村社会的教化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失范状态,地方社会对中央的向心力于是逐步消失殆尽。据此,当时乡村教化结构的变化
A.最终使得科举制迅速瓦解
B.表明清朝中央集权开始丧失
C.直接导致清政府走向灭亡
D.凸显了晚清政治结构的变化
2019-04-01更新 | 78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1年“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满洲贵族集团既不想“让权于民",也不想“分权于民",激起了立宪派的愤怒;同时实行的铁路国有政策与民争利,彻底与广大人民对立起来。这揭示出
A.清政府开启了政治民主改革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C.实行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D.清王朝覆灭具有历史必然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