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清末民初中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表。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课程
1903年修身、读经讲经、外国语、物理及化学、体操等
1913年修身、国文、外国语、理科、体操、缝纫(女子)等
1922年公民、国语、算术、卫生、工用艺术、体育等
A.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课程设置反映时代的变迁D.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2 . 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税,在湖广征收房捐、铺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烧窑捐、车辆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马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这反映了
A.晚清财政税收制度趋于完善B.苛捐杂税是清廷盘剥人民的主要手段
C.新政范围广泛超越以往改革D.清末新政缺乏民生关怀危害清朝统治
2022-0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令人惊讶的是,废除这样一种关联无数人切身利益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风波,而是能够较平稳的实施。这说明
A.新式学堂激增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清末新政有效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C.近代中国国民权利意识尚未觉醒D.教育形式内容革新渐成社会共识
2021-04-22更新 | 5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
A.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B.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
C.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D.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
2020-04-09更新 | 3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将历史学科的教育放在首位B.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要求
C.明确了中学教育的法律地位D.关注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中晚期以来,不少旧知识分子或投身商界,或进入报馆等,尤其在沿海、长江沿线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旧式知识分子向其他行业流动的趋势更为明显。1905年废科举后,此风尤烈,有学者称这种现象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这种“运动”
A.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动摇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
D.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定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下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最能反映当时
表: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含通儒院)进士
第二级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D.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2019-05-19更新 | 37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4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2018-05-18更新 | 753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