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01—1905年清末新政措施一览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清末新政
A.对官制进行改革B.对选官制度的改革
C.注重留学生教育D.成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7年,《神州日报》发表了一幅《新政之希望》的漫画(见下图),画中的人正在用竹篮从井中打水。作者旨在
A.批判革命党的软弱无能B.揭露清政府的欺骗行径
C.说明新政损害国民利益D.表达知识分子拥护新政
3 . 清末,面对形势需要,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主张改革科举的荣禄、刘坤一等人受到赏识和提拔。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推广学校”的奏请。这说明(     )
A.新政急需新式人才B.君主立宪是时代趋势
C.教育改革成为时代共识D.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使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这说明清末新政
A.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骗局B.遏制了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
C.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
5 . 据统计, 新学堂从1904年的122所增长到1909年的52348所;学生数目由1905年前的28838 (不含军事、教会学堂)增至1909年的1638844,这一增长
A.旨在顺应近代经济工业化潮流B.确立了新型的近代教自体制
C.为新文化运动储备了知识阶层D.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中国某法律文献中提出:“谨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此法律文献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袁世凯统治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的这幅题为《废员之希望》漫画,发表于1908——1911年间的清朝末年。它反映了
A.清末被淘汰官员的希望B.清廷卖官鬻爵贪腐严重
C.清政府借机搜刮民脂民膏D.清末新政的实施
2020-08-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2课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末“新政”期间,清廷制订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当地由不同籍贯和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型商会出现,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据此推知这一现象
A.使清末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增强B.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推动了商会联动机制的政治化D.导致晚清政府的商业政策转变
2020-07-23更新 | 59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2课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时参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质的《商律》,还根据商人出资办实业的情况给予相当的官衔。这说明
A.朝廷开始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清末新政中进行了政策调整
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3年清政府开设了经济特科考试。首场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博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有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材料表明
A.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了教育改革
B.科举考试不再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政府各级官吏均由新式人才担任
D.清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