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 道试题
1 . 清末新政时要实行地方自治,直隶部分地区进行户口调查,登记门牌号码,民众却不能理解、恐惧甚至反对。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说国人暴民侵掠,又谈自治,不啻谈虎。他不相信中国老百姓能明白共和这个词的意思是公众的国家或民有的国家的道理。由此可见袁世凯
A.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认为民智未开具有一定道理
C.积极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D.不理解共和制度的深刻内涵
2022-06-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是1907-1909年国内专门学堂、实业学堂师资构成表(人数:个),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时间在本国学堂毕业者在外国学堂毕业者未毕业未入学堂者外国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523228427122
光绪三十四年(1908)968469624214
宣统元年(1909)1127613742230
A.西学东渐下的启蒙B.传统教育的艰难转型
C.新式学堂分布范围D.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
2022-06-14更新 | 94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664次组卷 | 6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
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20世纪初,我国新式学堂开办步入完善期,近代教育获得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实施“新政”B.知识分子鼓动社会变革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推进
2022-05-25更新 | 6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2年以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出现了商业会议公所、商务公所等组织。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要求凡属商务繁盛地区,皆宜成立商务总会。此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将原来的商务公所改为商会,其他地方的商会也纷纷建立。商会的出现
A.表明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近代化潮流B.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C.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D.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3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基本上照搬了当时的日本学制,只是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这反映了晚清政府是在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
B.坚守传统教育,抗拒制度变革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
D.顺应世界潮流,追求全盘西化
2022-04-26更新 | 498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弘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为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决议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这表明
A.辛亥革命推动民主建设B.中央集权开始受到冲击
C.清末新政探索政治改革D.基层直接民主不断深化
2022-04-19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1年6月5号,清廷谕令整顿翰林院,斥责该院“专以诗赋小楷为功,弊精神为无用,而经世之务,或转不暇考求,殊非造就大才之意”。这反映了清政府
A.意图再次进行政治改革B.基本抛弃传统文化
C.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明D.彻底废除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末《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指出,高等小学堂开设国语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则要求初级师范学堂选用《圣谕广训直解》作为教科书教授官话,以便以后能够“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这些章程的颁布
A.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兴起B.有利于增进国家认同
C.得益于革命思想的传播D.使清政府摆脱了困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