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新政”举步维艰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C.社会矛盾尖锐复杂D.新式教育日渐普及
2 . 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选举用投票之法
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
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① 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 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 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 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时参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质的《商律》,还根据商人出资办实业的情况给予相当的官衔。这说明
A.朝廷开始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清末新政中进行了政策调整
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 . 如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中国之现象》。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知识界对清政府的失望B.清政府主动顺应民主化潮流
C.清政府企图挽救腐朽的统治D.立宪派主导清末“预备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3年清政府开设了经济特科考试。首场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博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有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材料表明
A.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了教育改革
B.科举考试不再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政府各级官吏均由新式人才担任
D.清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调整
6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价值观念崩溃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C.新式教育体系成型D.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下图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
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 . 下表是关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清末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B.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C.打破中西之间的藩篱D.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2020-01-21更新 | 61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