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王朝曾将西餐刀叉视为“野蛮杀伐”的饮食符号,认为吃西餐的洋人“未开化”,而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在颐和园设宴招待各国公使夫人时,宴会食物“全是中国式的,但是也预备了刀叉供来宾随意使用”。上述变化反映了当时(     
A.清朝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B.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发生动摇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经过三年努力,商务图书馆于1907年出版发行了《日本法规大全》(80册)。该书一上市便得到社会追捧,当时国内各个公共机关都订购了这套书。这表明(     
A.政治变革推进新学传播B.民主法治成为民众共识
C.改良思潮引领社会主流D.专制制度受到广泛冲击
2023-02-28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的漫画《立宪真相》,该漫画的主旨是(     
A.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本质B.呼吁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
C.讽刺统治者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D.表现“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2023-02-24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今中国振兴国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并设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说明清政府(     
A.推动了近代教育普及B.转变人才培养机制
C.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D.固守旧式教育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04年至1910年,民族工业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276家,年均39.4家,是1898年的2.87倍;新建矿48家,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A.得益于清政府的改革B.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
C.推动了工业体系完善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2023-02-2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4年初,清政府试办户部银行。3月,颁布《试办银行章程》,该章程规定:作为有限公司,该行归国家保护,遇市面银根紧急,青黄不接时,可向户部请给库款接济;其开办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每股100两,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这些规定的实施(     
A.促成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B.适应了洋务新政的需要
C.助推清廷重掌国家财政命脉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所。许多民族企业家也认为“我国以农产立国,非振兴农业,不足以救危亡之时局”,积极参与组织农会。这说明(     )
A.资产阶级寻找到了救国的良方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重要主题
C.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D.农业救国变成社会主流思潮
2023-02-13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法律法规内容数量(部)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商律、注册71904~1906
行业性法规铁路10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8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于1853年开征厘金(对所有过境商品进行征税)。很快,厘金制度发展到只征华商(国货)、不征洋商(洋货),致使商户认为与其从农村收购手工业产品进行贩卖,还不如购买贩运洋货,以至于农民农闲期间生产的手工产品逐渐失去了销路。清政府此举(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抵制西方列强保护经济主权D.进行“商战”以争利权
2023-02-06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初,晚清政府开始编纂新刑法、民法和商法,并改革传统的司法管理制度。新刑法废 除了凌迟、杖刑等酷刑和体罚措施,将惩罚限于死刑、监禁与罚款,同时引入缓刑与保释等新 措施。据此可知,这些做法(     
A.彰显了有产阶层的价值诉求B.加速了东西文明的互通互鉴
C.体现了近代中国法律的自觉性D.助推了近代中国的法制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