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3年,清政府谕令切实保护回国兴办实业的侨商,后来设商部,陆续制定和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同时,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这些措施(     
A.促使清末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B.缓和了清朝的社会矛盾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D.冲击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2022-07-13更新 | 95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新学道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
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0年9月,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资政院设立。10月3日,资政院召开了第一届常会,《剪辫易服与世大同》《剪除辫发改良礼服》两项议案获得决议通过。此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剪辫运动展开。这说明()
A.剪辫易服具有革命色彩B.清政府对全国失去控制
C.政治变革推动习俗变化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自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第一道“变法自强”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所涉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军制改革最为瞩目。1902年,清政府令各省选派将弁赴北洋、湖北学习新军操练,学成后,发回原地管带新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亦称督练公所)。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常备学堂办法》以及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正式划定军制。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其编制分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后来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与新军的编练相适应,清政府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新设陆军学堂分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和官兵学堂。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适应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同时委派大量的留学生,分赴英、法、德、奥等国学习军事,尤以日本为最多。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军事改革的措施。
6 . 有学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以下关于三次新政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都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
D.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失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等汉地王朝治理边疆,实行的都是羁縻政策。边疆部落首领既接受朝廷的州县官爵印信,又保持原有的称号、辖境和权力,自理内部事务。蒙元王朝在边疆范围内设置的政区主要是:宣政院、行省、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如在岭北、东北和西北,行省及宣慰司是直接治理边疆的主要官府形式。在西南,除云南设行省和宣政院主管吐蕃外,主要是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土官”设置。明清两代大抵沿袭此项重要政策。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政区地理的变迁轨迹及特色新探》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分析古代边疆治理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时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2022-02-16更新 | 1041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之洞督鄂期间,提出通过统一语言培养国民爱国心。1904年,他主持拟订《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地语言,全国皆归一致……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人官话一门。”该章程表明
A.湖北成新文化运动中心B.清廷全面融入世界潮流
C.统一语言存在政治考量D.洋务运动重视新式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2021-11-16更新 | 529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