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5-1907年,北京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寺庙和茶馆。阅报社大都由官宦子弟或旗人创办,部分旗人在茶馆免费讲解内外局势,宣传国民意识,一些宗室子弟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出
A.变革成为时代发展潮流B.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C.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融合D.政府主导社会生活近代化
2021-05-22更新 | 46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07年清朝户部印刷局引进了当时西方的钢凹板雕刻技术,后又聘请美国等外籍专家培训了一批制钞工匠,印制出中国印钞史上第一款富有科技含量且不易仿造的纸钞-大清户部银行兑换券(如图).这反映了
A.清政府放松了金融管控B.货币发展的近代化趋势
C.钞票成为主要流通货币D.清代商品经济繁荣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历代王朝宁愿采用卖官鬻爵、增加捐税等办法应对财政困难也不愿借债。但19世纪50年代以来,清政府却大举外债,光绪帝还成立“借款委员会”专职借债,并于1898年首次以国家名义对内发行债券——昭信股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内忧外患促使财政体制更新B.朝廷重视澄清吏治轻省赋税
C.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变动D.清政府突破了中体西用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
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
2021-01-24更新 | 9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04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培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