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016-11-27更新 | 2245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囿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课程修身读经
讲经
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
代数
理化植物
动物
图画体操合计
课时545193611112088410177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2013-12-02更新 | 941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