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日俄战争后,中国的立宪运动开始风起云涌。立宪派与工商业关系密切,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多为立宪派发动;文化领域的学堂、报刊、著译等新文化事业,立宪派也比革命派影响大得多。这反映了当时(        )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B.君主立宪理论在全国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已经揭开了序幕D.西方民主观念的影响日益扩大
2 . 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  )
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2019-12-06更新 | 1189次组卷 | 38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2019-12-04更新 | 1053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至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A.民族危机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
B.选官制度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
C.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
D.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9-11-12更新 | 668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等4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下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最能反映当时
表: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含通儒院)进士
第二级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D.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2019-05-19更新 | 3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6 . 1901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捐纳职官,流弊滋多,即行永远停止;1906年度支部再次奏请停止买官捐输。但1910年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捐纳一项的收入为565万两。这反映了清政府
A.吏治变革成效显著
B.体制流弊积重难返
C.抵制革命收效甚微
D.财政改革步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2019-01-01更新 | 429次组卷 | 1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8 . 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D.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2018-05-18更新 | 753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