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的漫画《立宪真相》,该漫画的主旨是(     
A.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本质B.呼吁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
C.讽刺统治者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D.表现“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2023-02-24更新 | 40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于1853年开征厘金(对所有过境商品进行征税)。很快,厘金制度发展到只征华商(国货)、不征洋商(洋货),致使商户认为与其从农村收购手工业产品进行贩卖,还不如购买贩运洋货,以至于农民农闲期间生产的手工产品逐渐失去了销路。清政府此举(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抵制西方列强保护经济主权D.进行“商战”以争利权
2023-02-06更新 | 46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代以来,战乱频仍,官学普遍废弛。 北宋初年,朝廷仍然忙于统一战争,没有余力兴办教育。士子如欲求学问道,多依靠私人教育。下表是据各种地方志统计的各省新建书院数量:

地区数量地区数量地区数量
直隶3所江苏4所安徽4所
河南5所浙江4所湖北3所
陕西1所福建3所湖南8所
山西1所江西23所广东4所
山东4所安徽4所四川4所

——摘编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

材料二清末学堂在横向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普通的大学堂(含分科大学)、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二是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三是专习专科知识的高等学堂、中等学堂和初等出中等学堂。除此之外,还有进士馆、仕学馆和蒙养院等。从纵向上看,可分为五级:初级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1901年清廷颁行了《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之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奖励。1903 年张之洞等人遵旨重订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堂毕业生选官的基本原则。科举被停废后,学堂选官制度遂成为清末选官的“正途”。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书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学堂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近代某时期,清廷上谕:“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斟酌尽善,切实施行。”这表明清政府准备(     
A.推行洋务运动B.发动戊戌变法
C.实施清末新政D.结束帝制传统
2022-12-1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随着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开始了选官制度的变革。1901年,清政府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清政府拟定《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对录用留学生的办法做了详细的规定。之后,学部确定每年八月为留学生考试月份,考试的结果分为三等,最优等者被给予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被给予举人出身。1905年,清廷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8年7月22日,为了规范咨议局职权和议员选举,清政府批准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次年9月,又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规定资政院议员分为钦定议员与民选议员,钦定议员主要由具备一定身份或者条件的人担任。尽管这些举措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最终停止,但却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做了一些铺垫。

——摘编自许卓《试论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2022-10-06更新 | 3444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乙卷安徽省2023届高三第一次原创模拟历史试题
7 .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者研究的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化之东渡,以唐代为最盛。除派遣使臣外,更益以留学生与学问僧,以为文化上之直接移植者。……留学生在唐既久,因受唐人同化,其衣食住等皆与唐人相同,并信仰其宗教,学习其文化制度,一旦离唐归国,遂于不知不觉之间,将唐之文物制度传日本矣。”

——郭丽《唐代教育与文学》

材料二   留学生是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逐步深化而迅速发展并走向高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学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讲,留学生又是推进中国革命和改良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革,留学生都是“弄潮儿”。

——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四   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唐文化的历史地位。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四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62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冲刺预测(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8290次组卷 | 70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12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